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测绘数据误差控制方法探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杨彬

河北乾信测绘服务有限公司 河北省 保定市 072650

摘要

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测绘数据的准确性是工程质量保证的基础,直接影响到施工进度和安全性。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施工阶段测绘数据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误差。本文通过分析市政道路施工测绘过程中常见的误差类型,探讨了影响测绘数据精度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误差控制方法。通过优化测绘技术、提升测量设备精度和加强施工管理,可以有效减少误差的发生,确保施工数据的可靠性。本研究对于提升市政道路施工精度、保证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测绘数据;误差控制;精度

正文


引言:

在市政道路的建设过程中,测绘数据作为基础工程数据之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精准的测绘数据不仅能够指导施工的顺利进行,还为后期的维护与管理提供了依据。然而,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测绘工作常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外部环境、技术设备、人员素质等,从而导致测绘数据存在误差。误差的存在可能会导致施工设计与实际施工之间的偏差,影响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如何在施工阶段有效控制测绘数据的误差,成为当前市政道路工程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影响测绘数据误差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合理的误差控制方法,以期为市政道路施工提供参考与指导。

一、施工阶段测绘数据误差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测绘数据的误差常常表现为几种主要类型,包括定位误差、水平误差、垂直误差和形态误差。定位误差通常发生在基准点和控制点的定位过程中,可能是由于地形条件复杂、控制点不准确或测量仪器误差等因素引起的。水平误差则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仪器设置不准确或环境变化(如温度、湿度等)导致的水平角度偏差。垂直误差主要表现在高程测量中,可能是因为标高设定错误、设备精度不足或测量人员操作不当所致。形态误差通常出现在数据转换和模型构建阶段,可能与不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算法选择以及软件的误差等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误差的成因复杂多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交织影响。测绘设备的精度是影响误差大小的关键因素,老旧设备或者低精度仪器可能无法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施工现场的复杂环境也会加剧误差的产生,例如地形起伏、大气变化以及施工过程中频繁的干扰都可能影响测量结果。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测量时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尤其在测量精度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容易引发较大的数据偏差。最后,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和规划不当,诸如控制点布局不合理、测量流程不规范等,都可能导致测绘数据误差的累积。

二、影响市政道路施工测绘数据精度的关键因素

市政道路施工测绘数据的精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测量设备的性能与状态。精密仪器是保证测量数据准确性的基础,而测量设备的精度直接决定了数据的误差范围。在施工阶段,使用不符合标准的老旧设备或不适应现代测绘技术要求的仪器,会导致测量数据的误差积累。设备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偏差等问题,甚至由于温度变化、设备故障等原因影响测量精度。即便是高精度的仪器,如果维护不当或操作不规范,也会降低其测量精度。选用合适且精良的测量仪器,并定期进行校验和维护,才能确保数据的精度和可靠性。

环境因素对市政道路施工测绘数据的影响也不可忽视。施工现场的复杂性,如地形变化、天气条件以及周围施工活动等,都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地形的起伏、障碍物的存在以及较为恶劣的气候条件都会对仪器的读数产生干扰,尤其是在使用全站仪等设备时,地面不平整或视线不清晰时,测量精度大幅降低。大气条件,如温度、湿度和气压的变化,都会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高温天气可能导致光线折射或测量精度下降,湿气则会影响仪器的工作状态。特别是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强风环境,往往使测量人员难以准确完成测量任务,从而增加误差的可能性。

除了设备与环境,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管理流程的规范性也是影响测绘数据精度的关键因素。测绘人员的经验和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控制能力。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能够有效避免一些常见的操作失误,做到精确测量和准确记录,而新手或经验不足的工作人员容易发生判断失误或操作不当,进而影响数据的准确性。规范的测量管理流程也是确保数据精度的保障。在施工现场,若测量作业流程不明确,控制点布设不合理,或者施工期间存在随意变更测量方法等情况,都可能引发数据的偏差。为了保证施工阶段测绘数据的精度,必须通过加强测量人员的培训、规范测量流程和严格施工管理来控制误差源。

三、优化测绘技术与管理措施的误差控制对策

在市政道路施工阶段,优化测绘技术是减少误差的有效手段。高精度测量仪器的引入可以显著提升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在全站仪和GPS技术的应用上。这些现代化的测量设备通过电子化操作和自动化数据处理,大大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工作效率。采用差分GPS技术和实时动态定位(RTK)系统能够在复杂环境中保持较高的测量精度,尤其适用于长距离、大规模的市政道路施工项目。通过结合这些先进的测量技术,不仅能有效降低人为误差的产生,还能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确保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同步推进。

除了硬件技术的提升,优化测量方法和技术手段也是控制误差的重要途径。采用网络化的测量系统可以实现多个控制点的高效连接和数据共享,从而提高测量的协调性和准确性。传统的单点测量方式往往受限于地形和环境因素,而通过在施工现场设置多个测量站点并进行实时数据校正,能够有效减小测量误差。结合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进行高精度的道路地形测量,可以在大范围内准确获取道路的三维信息,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常见的视距误差和角度偏差。通过这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数据精度控制。

管理措施的优化同样在误差控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施工阶段,必须加强测量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技术培训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更好地掌握测量设备的操作技巧、数据处理方法以及常见误差的排查与修正。严格的现场管理制度也是确保测绘数据精度的关键。通过合理安排测量作业的顺序,确保测量工作在最佳时机进行,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外界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干扰。施工现场的测量数据应实时记录与审查,确保每个数据点的准确性和一致性。通过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的优化,可以有效地减少误差,提升市政道路施工阶段的测绘数据精度,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与可靠。

结语:

本文深入探讨了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测绘数据的误差类型及其成因,并提出了优化测绘技术和管理措施的误差控制对策。通过对测绘误差产生原因的分析,结合现代化技术和精细化管理,本文为减少施工阶段测绘误差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优化测绘技术与管理措施不仅能够提高数据精度,还能够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与安全,为市政道路工程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 周伟, 王树堂. 市政道路工程测量精度控制的研究[J]. 测量与控制技术, 2019, 48(6): 25-30.

[2] 刘凯, 赵文娟. 城市道路施工测绘数据误差分析与控制措施[J]. 土木工程技术, 2020, 38(7): 45-50.

[3] 陈宇航, 孙建林. 市政工程测量数据误差源及其控制策略[J]. 现代建筑, 2018, 27(5): 112-118.

杨彬(1990.06.11),男,汉族,河北保定人,助理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建筑施工与道路日常养护维修和设施管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