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探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娄成林

​370825196309100512

摘要

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应积极采用先进的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全面检测水泥材料质量、砂石材料质量、混凝土材料质量等,注意严格控制新材料的检测效果,保证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检测的操作能力,为建筑工程相关材料质量的控制提供基础保障。


关键词

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

正文


引言

所有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建筑单位需要提前准备好施工需要的所有材料、设备等资源,同时还需要检查所使用到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行业标准,将检测报告和出厂证明等材料上交到管理单位,只有验证合格,才能将材料和设备运用在工程中。混凝土原材料在建筑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有很多类别,如果没有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势必会影响到工程的总体质量,所以无论是建筑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都需要充分认识到原材料质量检测对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影响,要采取有效的关键检测技术,更好保障工程的高效与顺利开展。

1混凝土检测基本内容

1.1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混凝土材料检测囊括了众多内容,其中抗压强度检测需要特别重视。按照GB/T50081-2019《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抗压强度检测标准为:标准试件在28d龄期,需要满足95%保证率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要求。在建筑结构中,混凝土抗压强度直接关乎结构稳定。抗压强度的检测需依托检测设备,完成混凝土强度评定,确保强度等级达标,满足设计要求。现阶段的强度检测大致分为两类,除了试验室检测外,还有施工现场检测。前者主要在试验室进行,检测对象是混凝土试件(现场制作),试件经过标准养护后,可对其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得出有效检测数值,借此评价混凝土强度,掌握混凝土施工质量等级。而现场检测操作难度较高,检测技术有多种,主要以回弹法为代表。此外,还有超声回弹以及应用较广的钻芯法等,利用抽取检测芯样,得出准确抗压强度,可全面剖析试件性能,合理把握试件强度。在众多方法中,回弹法和超声回弹综合法并称为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应用价值较高。采取以上方法检测,可完整保护试件,不会损坏混凝土结构。无损检测实现原理为,借助标准的回弹仪等,对混凝土构件检测,初步判断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方便快捷,可作为主体结构验收的措施之一。相比之下,钻芯法需通过钻芯机在构件上取样,对芯样进行检测,综合判定混凝土抗压强度。该方法具有损伤性,但数据准确。

1.2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

混凝土在凝结硬化前会呈现出特殊状态,该状态称为混凝土拌合物,施工阶段的拌合物应具有优良的和易性,确保良好的工作性能。按照GB/T50080-2016《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整体状态易于操作施工,无论是拌合、运输,还是进行浇灌、捣实,均可获得成型密实的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通常会利用坍落度测定检验拌合物的流动性,坍落度在10~90mm之间视作达标。在上述措施基础上,辅以直观经验评定拌合物粘聚性、保水性。

2关于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关键技术的分析

2.1粉煤灰检测

一般情况下,不同生产厂家生产出的粉煤灰,在质量与性质方面,势必会存在差异性,而不同建筑工程对粉煤灰材料的需求和性质要求不同,所以在对其展开质量检测时施工单位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先明确自身工程的施工性质,再确定粉煤灰检测的标准,保证所选择的粉煤灰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在检测过程中,粉煤灰含水量的大与小,对质量和重量的影响是直接的,所以这也是判断粉煤灰材料性能是否下降的重要指标。通常情况下,检测混凝土材料质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首先需要判断粉煤灰的精细程度,这样可以直接检测出粉煤灰内部的含水量,若是含水量较高,材料的活性也会有所提高,不符合施工要求。其次,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检测仪器,测量出粉煤灰的实际含水量,并且由于准确程度较高,常常被运用在检测过程中。最后,通过比对粉煤灰脱水前后的质量来判断含水量的多与少。这种方式的操作流程比较复杂,并且对现场的技术条件要求较高,所以在实际检测中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

2.2超声回弹方法

强度检测的工作中使用超声回弹方式,主要是将回弹法和超声波发射设备相互整合,利用回弹法测定硬度的基础上,发射超声波明确其在结构中的传播速度,应用回归分析的方式,综合性评价结构强度状况,获得回弹检测参数和超声波检测参数,具有全面性测试的优势。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应遵循谨慎性的原则,操作之前应对混凝土材料的类型,规格与配合比等指标进行全面的了解。如果完成检测之后,行业内部存在测试结果方面的争议,就可以按照现场区域的温度指标状况,材料含水率指标状况和结构,钢筋分布指标状况等,深入性的进行研究,与此同时,检测期间如果发现结构存在波形畸变或是频率偏低的问题就不可以使用此类检测方式,应按照现场结构的特点筛选其他的检测措施。另外,为保证超声回弹,综合检测方式应用的准确性,应在实践操作期间积累丰富经验,编制较为规范,并符合标准的测强曲线,提升工作的准确度和便利性,保证所有工作的可靠度。

2.3抗渗混凝土配合比的配置

在配置抗渗混凝土配合比时,其中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 kg/m3,而在加入活性矿物质掺合料之后,要保证至少280 kg/m3的用量,如果水泥用量已经超过400 kg/m3,在处于较高水化热后,很有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的收缩,所以也降低了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其次,为了确定好最佳的砂率,要将其确保在35%~40%之间,如果是由泵送,那么抗渗混凝土的砂率要控制在45%左右,这样才能够确定好最合适的水灰比,才能在保持水泥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只调节砂率就可以使混凝土的配合比更好。外加剂的加入,尤其是碱水剂和引气剂,需要额外注意,混凝土整体的含气量要始终保持在3%~5%,当然这也包括膨胀剂和防水剂。最后,设计抗渗混凝土的配合比时,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先使用常规的方法计算建筑强度所要求的水灰比,之后再通过检测技术,确定最后的结果,是否符合房屋抗渗的设计要求。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工作非常重要,只有科学化地执行检测任务才能避免出现质量问题、缺陷问题,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因此,建筑工程的相关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积极采用标准化的方式提升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工作规范性水平,保证整体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挥先进检测技术、先进检测措施的作用价值,保证所有检测工作的良好执行,促使建筑工程工作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吴子斌,黄惠敏.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21(08):56-57.

[2]钟剑荣.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1(18):159-160.

[3]刘楠.浅谈建筑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关键技术[J].建材与装饰,2020(09):45-46.

[4]张营卜,汪金波,吕晓刚.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24):153-154.

[5]宋彩娜.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1,44(07):216+218.

[6]张国玲.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J].居舍,2021(18):29-30+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