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
摘要
关键词
PLC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
正文
引言
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的应用,使得电气工程的自动化进程迅速推进,生产制造行业自动化技术应用正在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促进了电气工程自动化工程中的智能化技术应用越来越普遍。但分析整体的应用情况可知,仍存在很多的应用弊端。当前经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主体目标,各个行业的建设都要服务于国家建设的这个大目标。电气工程自动化已经不能满足于社会建设的现状。在电气工程中,使用PLC技术能够提高系统的控制水平,更能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1 PLC技术的概述
LC技术,全称可编程序控制器,采取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利用其内部微处理器,通过与互联网等信息化、自动化水平高的技术相结合(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从而将其应用到工业的各个领域中进行相关控制的一种技术装置。PLC技术研发初期是准备应用于电气工程自动化领域中,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在20世纪70年代这项技术被应用于汽车工业制造中,并且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促使PLC技术应用范围逐渐扩大,被应用于商业、电气工程等领域中,技术自动化水平更高。从PLC系统组成来看,主要由电源、CPU、通信模块、接口电路、功能模块等组成,除了系统输入输出端口,其余仅需软件便可实现连接。在PLC技术应用过程中,如果电气自动化控制要求标准发生变化,工作人员只需修改系统程序便可实现最新的控制要求,从而为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带来便利条件。
2 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优势
2.1具有高效率的优势
PLC技术能够缩短系统耗时、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电气工程中使用PLC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电气设备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从而减少人力和物力的消耗。PLC技术不但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能力,而且具有较强的可优化性,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编写出不同的程序,在后续使用中也可以优化所使用的程序,优化对电气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错误时,PLC技术可以迅速准确地判断出错误所在位置和错误的具体原因,将相关数据记录下来并进行分析。PLC技术的运行过程中,内部的控制系统能够监视并管理与之相对应的设备,使其工作效率更高,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中有着非常高效的工作特点。
2.2功能较为全面,适用性较强
PLC技术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已被广泛用于工业环境,在日常生活中,电力线信号传输技术已逐渐被无线技术所取代,从人们的生活角度看,无线技术能带来更大的便利性,但PLC技术相对具备的稳定性是无线技术缺乏的,是工业生产环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样一来,PLC技术已逐渐发展成专门适用于工业范围的通信技术。PLC技术使用逻辑运算、顺序运算等内部指令进行操作和执行,然后通过不同设备端信号的输出,对工业设备进行控制。不仅如此,PLC技术的应用型还体现在社会生活方面,社会安全,监控工作、安全保卫、居民生活中都存在PLC技术的身影。PLC技术具备的极大的便捷性,使PLC技术能有更加全面的功能和适用性。
3 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运用
3.1 PLC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有效应用
在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可编程数据逻辑运算控制器的硬件功能和软件功能也在不断优化和升级,能够实现矩阵运算、函数运算、逻辑运算等,通过使用PLC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无人化操作电气自动化中的相关电气设备,实时转换和无缝传输人机数据。在现有计算机、数据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机数据的实时存储,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人机数据之间的传递性和数据的共享性。从整体出发,统一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信息,并形成庞大的数据流程处理系统,以方便开展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此外,我国已进入了5G时代,利用先进的PLC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采用网络系统的优势,发挥信息传输的高效性能,并以通信网络强大的运行功能为基本衬托,促进中央处理器系统,与其他通信设备有效连接,更好地为融合PLC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大数据网络传输系统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和物质基础,在PLC机电系统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中,明确数据的传输方向,可以满足电气领域数据信息传输的基本需求。
3.2开关量控制
PLC技术应用下所采用的可编程控制器,实质上属于一种虚拟的继电器,并以其自身优势逐渐取替了以往的传统继电器装置。这是由于传统继电器装置运行速度较慢,如果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发生短路等故障问题时,继电装置无法及时做出相关应急处理,比如,将短路信息传递给中枢管理系统,或者无法判断短路问题具体发生点等,如此一来,就给电气工程自动化系统运行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带来巨额经济损失。基于此,PLC技术得以有效引进,其主要目的是利用PLC技术控制电气工程中数量庞大的开关装置,借助顺序控制、逻辑操控等实现整个流水线中自动化设备的高效运转,从而达到提升工业生产效率的目的。
3.3顺序控制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引入PLC技术,通过顺序控制的应用,能够使精准联锁控制得以实现,从而使生产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升。另外,PLC技术能够强化继电器硬件逻辑电路的顺序,让电气自动化控制能够按照顺序来进行运转,以此来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灵活性得到显著提升的目的。例如:在火力发电厂中,合理使用PLC技术能够清理生产中产生的炉渣和飞灰。在清理过程中,应用PLC技术,让顺序控制器得到合理的使用。对于这种现象,自动化控制器需要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保证生产效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结束语
在当前社会生产和发展中,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扮演关键的角色,PLC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我国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带来更多的发展动力,结合当前电气工程自动化发展现状,利用PLC技术优化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设计策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PLC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增强抗干扰的能力,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电气工程领域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所以需采取更多的措施占据市场,PLC技术会更加完善自身的可靠性及安全性,适应电气工程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是网络数字化,由于信息技术在多领域的应用,因此,PLC技术也要在信息技术的影响下逐渐朝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祖家政.初探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1,(16):123-124.
[2]甄明.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21,(14):190-191.
[3]何梦倩.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电子测试,2021,(14):111-112+115.
[4]季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PLC技术应用[J].技术与市场,2021,28(07):144-145.
[5]赵军.电气自动控制过程应用PLC技术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高新科技,2021,(13):99-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