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曹丽娜

行唐县自来水管理中心,河北 石家庄050600

摘要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出现渗漏的情况,严重影响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效果。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考虑其可能会出现的各种渗漏问题,采用一种科学、高效的方法,避免出现水利工程的渗漏情况。在采用工程施工防渗技术的过程中,有关的施工单位要充分理解该施工技术的详细施工过程和施工内容,同时根据有关的工程实践和相关的施工标准规范,合理地实施防渗技术,让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防渗技术;水利工程;施工方法;应用分析

正文


引言:

水利工程作为一种民生工程,其担负着调控水流、防洪减灾、调节分配等功能,并且具有消除水土灾害和合理开发水资源等重要任务,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而如果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渗漏问题,不仅会导致实际的用水效率下降,而且还会导致出现严重的水资源浪费,影响到水利工程施工的经济效益和施工进度。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对防渗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耐用,满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

1.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施工的目的就是要对水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确保其在一定的区域内高效利用,从而推动国家有关产业的顺利发展。水利工程施工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它包含了很多不同的领域,其施工技术也是非常的繁杂和交叉的,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施工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施工过程中需要的设备和材料进行全面的考量。

2.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技术

2.1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是一种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普遍应用的防渗技术。灌浆技术的基本思想是利用灌浆在地层中的水压将坝体劈裂,然后将灌浆灌注到地层中,以达到防渗墙的目的。灌浆可以填充坝体的缝隙,提高坝体的强度,降低水利工程以后产生裂缝的概率;而采用灌浆技术充填裂隙,可以实现应力的再分配和应力区域的均衡。尽管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灌浆技术是应用最为广泛且操作较为简便的一项技术,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在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要对灌浆进行适当的调节,并对灌浆的强度进行合理的控制,对水利工程所能承受的最大灌浆压力进行科学、合理的估算,同时还需要对灌浆的压力和强度进行适当的控制,在实际的水利工程施工之前,通过一定的试验获取精确的压力资料。通常情况下,灌浆的压浆量为115—210t,灌浆的压力为0.18MPa。为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需求,也可采取分层灌浆方法,该方法多适用于具有高渗透性、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提出更高要求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此,合理选用合适的灌浆技术,能更好地适应水利工程施工对灌浆技术的需求,从而反映出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施工质量[2]

2.2防渗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渗墙施工技术也正在被广泛应用。其基本思想是:在坝体的最前方布置防渗墙,防止因降雨等侵蚀而引起的渗漏问题。相对于灌浆技术而言,防渗墙施工技术具有造价低廉、控制性能可靠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水利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防渗墙施工中,有两种常用的防渗墙施工技术,即采用多头深层搅拌防渗技术和锯槽防渗技术。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混凝土防渗墙,并确保了它的防渗作用。该方法适用范围有限,只能适用于粘性较强的软土土层当中。锯槽防渗技术适用于砂质岩层,它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锯槽装置的刀柄沿设定的角度切削出一条沟槽,并与其他施工设备一起发挥防渗作用。采用该技术要解决好切削速率和加工后的灌注问题,采用锯槽防渗技术,要求开槽深度不能超过40m,宽不超过20—25cm,开槽速率每小时控制在0.8—2.2m的范围内。此外,需要特别注意防渗墙的厚度,确保防渗墙的宽度为20—30cm。

2.3沥青防渗施工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沥青防渗施工技术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施工技术。在工程实际施工阶段,需要对现场进行清扫,尽量避免微小颗粒和杂物对工程结构造成不利影响。在施工现场施工中,需要对地基进行夯实,以防止地基存在裂缝问题,造成渗漏现象。在打扫完施工现场以后,需要喷洒清水,以使地面保持潮湿。在经过一系列的清理工作后,才可以开始进行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施工人员需要使用机械设备对地基进行沥青喷涂,然后在地基上生成沥青保护膜,其中沥青保护膜的厚度要控制在6mm以内,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渗作用。在形成了沥青保护膜之后,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防护,可以采用普通土壤进行覆盖,防止外部环境对沥青保护膜的腐蚀,以提高沥青保护膜的防渗作用。结合具体的工程实践,可以在沥青中掺入砂砾、碎石等物质,使得其能更好地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的需要。由于沥青防渗施工技术对机械设备和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在国内的水利工程施工中还没有得到普遍地运用[3]

2.5复合土工膜技术

复合土工膜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防渗措施,其主要特点是既有防渗作用又有保护补强作用。该技术按地基处理、铺设复合土工材料、搭接、检验验收、回填等工序进行。在进行水利工程地基的基础处理工作时,需要将复合土工膜平铺于地基上,去除部分杂料和硬质材料,减少对复合土工膜的损坏。在铺设复合土工膜前,应先进行施工材料的检验,并在施工过程中沿压力的方向进行铺排。在对其进行搭接时,可使用双线焊机对其进行热焊,使其与土工膜结合为一个整体,从而确保其防渗性能。在水利工程施工中采用该技术时,必须对其膜厚进行严格控制,使其保持在0.5mm左右,对复合土工膜的厚度进行合理地调控,可以确保其具有较好的防渗效果,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化学侵蚀,从而降低工程施工质量。对于有一定渗透性的土层,如果出现渗漏的原因是由白蚁等生物因素引起,则要尽量避免应用复合土工膜施工技术。

3.完善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的措施

3.1完善防渗技术设计方案

为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水平,在进行防渗技术方案设计时,要根据设计指标、水文条件、地质条件等方面的资料,按照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施工措施。在有目标的勘测与施工中,要针对水利工程中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防渗技术。在做好工程的前期调查和数据采集工作的同时,也要对水利工程的地质结构、气候等有一个全面地了解,为以后的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加强防渗技术施工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必须对防渗技术进行有效地监测与管理,以确保水利工程防渗技术的合理应用。首先,利用施工现场的施工组织,了解工程的进度与具体情况,发现水利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种渗漏问题,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其次,在施工期间,管理人员还要合理配置施工因素,根据工程进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实现对工程进度的动态管理,并加强对施工设备、材料等的质量检查以及现场的管理。在此基础上,应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规范,加强施工全流程的监测,以保证工程的成功实施。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应根据具体的渗漏情况,选择适宜的防渗技术及材料,采取相应的防渗措施,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5]

3.3优化防渗材料

在加强其防渗处理的基础上,应根据工程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具体情况,对渗漏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并总结其成因。在对造成渗漏的多种因素进行详细地剖析后,确定采用何种防渗材料作为施工的主体是至关重要的。按照《水利工程施工规划》及有关规定,选择符合标准的施工材料,是避免由施工材料质量问题引起水利工程施工渗漏的有效措施。

3.5加强后期维护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对其进行养护与维修工作。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很多情况下都会受到渗漏问题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季节,一旦发生渗漏问题,就要立即修补,要将防渗技术长期、合理地应用下去,同时要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定期和适时的维护与管理,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使水利工程防渗技术得到最大程度地应用。

总结语:

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其防渗性能将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年限,也关系到水利工程实际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把相应的防渗施工技术方法熟练地运用起来,并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合理地选择相应的水利工程防渗技术,从而确保水利工程能够具有较强的抗洪减灾作用,并充分发挥其实际功能,促进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学文.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应用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7):208-210.

[2]王丽.防渗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1,6(20):261-26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