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杨雪玲

浙江固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 宁波 315000

摘要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蓬勃发展,工程建设的规模以及复杂性也越来越高,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成为保障工程安全、提升行业竞争力的关键。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

建筑工程;管理;质量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愈加复杂。近年来,建筑工程中频繁出现的质量问题,已成为行业普遍关注的问题。提供探究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措施和策略,以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促进行业内的质量提升和管理创新。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内容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确立质量管理体系架构,从人员、设备、材料、技术方法、施工环境这5个维度出发,涵盖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从宏观层面来讲,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要依托质量方针和目标管理开展,其中的质量方针是企业对质量管理的总体要求和方向,而质量目标则是依据质量方针设立的具体且可衡量的管理指标,如工程合格率及优良率等。工程质量管理还包含质量策划与计划,策划工作在于在项目启动阶段进行质量评测,对质量目标、控制点、措施进行合理设定,并且在策划的基础之上完善质量计划,对质量控制流程、方法、技术标准进行详细定义,以此保证质量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针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需要囊括体系中制度、流程、标准的设定,从而保证质量管理工作能够以规范化形式推进;还可通过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手段持续改进质量管理方法。后续,在质量管控与监督环节,需要进行全方位信息化控制,包括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对构件进行匹配、对工序质量进行控制,以及对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进行验收等工作。总体来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其核心是依托人、机、料、法、环5个指标,对质量管理方针、目标、策划、计划、体系进行重构优化,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2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措施

2.1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①制定科学的工程管理制度和标准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涵盖项目的各个方面,包括项目的计划、组织、执行、监督和控制等环节。制定这些制度时,要综合考虑项目的规模、复杂性、地域特征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制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确管理职责是有效落实制度的关键,通过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清楚自己的责任与权限。管理制度和标准的制定不仅要符合行业规范,还要在实际操作中不断优化和改进,以适应工程项目的动态变化,确保工程管理的高效性和可持续性。②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以确保制度的执行监控机制的核心在于实时监督和反馈,要在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嵌入监控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管理工具,如BIM、项目管理软件等,实现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的全程监控。除技术手段,应定期进行现场检查、质量评估以及问题反馈等流程,及时发现并纠正制度执行中的偏差。管理层应设立相应的激励和惩罚措施,确保制度的执行者能够切实履行职责,促使工程管理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得到有效落实。

2.2技术支撑

技术支撑是推动质量管理标准化落地的核心驱动力,通过融合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式,以提升质量管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智慧工地平台集成BIM模型、物联网传感器、视频监控等多源数据,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质量、安全、进度的实时联动分析。建筑企业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自动发现钢筋间距过大、混凝土出现裂缝等问题,精准定位问题所在,从而及时生成纠正任务并自动下发给责任人,使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有效提升质量管控效率与精准度。应用数字化工具为质量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建筑企业可以运用条码标签扫描方式直接获取产品的批号、设备的历史维修记录等有效信息,实现信息的瞬间获取和准确追踪。

2.3严格控制材料与设备质量

①采购环节的质量把控在采购环节,要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明确材料和设备的采购标准,主要是规格、性能、耐久性等关键指标,并确保采购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采购前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供应商,以确保所采购的材料和设备符合工程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采购过程中加强对供应商的资质审查和评估,定期进行实地考察和验厂,确保供应商具备稳定的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体系。对关键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实施招标制,以公开透明的方式选择供应商,从源头上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可靠性。②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与管理施工材料的质量检测要贯穿于材料进场、储存、使用的整个过程中。进场材料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严格的抽样检测,重点检测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等指标,以确认其是否符合工程要求。对不合格的材料,坚决禁止使用,并及时退货或更换,以防止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环节。施工现场应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的存储环境、使用规范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因储存不当或使用不规范导致材料性能下降。

2.4建立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质量管控需要以全生命周期形式推进,而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做好对各个时间段信息资料的高效收集、存储、分析和利用。为此,相关单位在推进建筑工程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当打造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架构模块丰富多元,旨在保障数据的流畅传输和高效处理,其中的功能模块涵盖质量数据采集、录入审核、存储查询、分析预警等方面,通过模块化设计使系统具备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整合多元化信息。在实践环节,相关单位在系统的开发和应用中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如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以确保在建筑施工各个环节能够妥善、有效处理各项信息。同时,系统还应当具备集成功能,能够与施工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有效的关联互动,如与施工现场的工艺管理模块、库存系统、ERP系统、财会系统进行关联,能够整合多元化信息,将施工各方面的资料关联,再通过人工智能分析评估当前施工中存在的质量欠缺,以便做好预防性维护管控。

2.5竣工验收的标准化流程

为了保证验收过程的规范性和公正性,要建立标准化的竣工验收流程。①竣工验收前进行全面的自查和内部验收,确保所有施工任务、设计变更及修缮工作已完成,并符合质量要求。②组织具有资质的第三方验收机构进行正式验收,验收内容主要是工程的施工质量、功能性能、安全性等方面。③验收过程中,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行业规范和合同要求,逐项核对工程质量,必要时进行现场测试和检测,确保工程达到设计和技术规范的要求。④竣工验收报告由各方签署确认,明确工程的验收结论,并记录所有发现的问题及整改要求。

结语

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成功的关键,设计、材料、工艺、管理等环节的精确把控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通过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各项控制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隐患,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和高效完成。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将不断优化,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蒋成思.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思考[J].科技与创新,2024(21):109-111.

[2]陈彬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风险管理与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24,43(30):8-11.

[3]梁莉.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四川建材,2024,50(10):135-136.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