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项目施工资源的动态管理
摘要
关键词
项目施工;资源管理;动态管理
正文
引言
劳动力、材料、设备和资金是项目施工的基本生产要素,它们的合理配置和管理是实现高效施工的关键。在实践中,企业需要根据项目特点和市场需求,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管理,不断提高项目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1]。
一、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也是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资源。因此,对于企业来说,必须进行有效的动态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和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为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动态管理机制至关重要。以下是动态管理机制的几个关键点:
首先,劳务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劳务分阶段的使用计划,统筹安排进场劳务数量、技能、要求和时间。这有助于确保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以满足项目需求。
其次,根据劳动定额、定岗位、定工作量,以岗位定人员。这有助于确保项目的效率和质量,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工作。
第三,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对于富余或不合格人员,项目部实行有计划的退场。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
第四,对于需要进一步培训和提升的员工,有计划地进行培训并合理再分配到重要的项目中,以达到动态管理的目的。这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人才储备。
现代企业制度对施工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施工企业向管理型过渡,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而企业的劳务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内部劳务市场,二是社会招募。对于国有大型施工企业而言,拥有自己的基础的施工队伍是必不可少的。
在施工企业内部,劳务市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因此,劳务管理部门应有计划地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对劳务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更新其业务知识,提高其工作能力。
此外,劳务管理部门还应成为企业的人力资源调配中心和人力资源储备中心。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的工程项目和施工阶段,灵活调配人力资源。而劳务管理部门则需要根据企业的战略需求和市场变化,积极储备和培养人才,以便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迅速地调配出合适的人力资源。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施工企业的管理已经不再是简单的施工和技术问题,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劳务市场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必须承担起合理的、动态的进行劳务调配的任务,并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财务资源管理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施工项目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然而,施工项目的资金支出必须经过严格的编制和审核批准,以确保资金使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利益的获取也必须依据合同通过正常渠道获得兑现,以确保项目的收益最大化。首先,要保证企业资金流动性和资金周转速度。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流动性的保持和资金周转速度的加快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管理计划,包括资金筹集、使用、监测和调配等方面,确保企业资金的流通和使用。
其次,应该动态管理和调度资金,确保有效利用。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调整资金的使用方向和比重,避免资金过度集中或使用不当,导致经营风险和损失。同时,企业还应该加强对资金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第三,加强财务检查审计监察力度,堵塞漏洞减少浪费。加强内部审计和财务监察,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漏洞和违规行为,减少浪费和损失。
第四,要稳健和持续发展企业财务状况。企业应该根据市场变化和经营情况,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和财务规划,保持企业财务状况的稳健和健康发展。企业还应该注重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做好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最后,企业应该最大化经济效益,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企业应该注重市场营销和产品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从而实现最大化经济效益。
三、物资设备资源管理
(1)物资采购与管理
在建筑施工中,物资采购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节约成本,企业应该坚持企业层统一采购和管理。具体来说,企业需要编制材料使用计划,并经过企业管理部门审核。充分利用企业规模效益,并合理安排到货时间,以压缩库存。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库存导致资金和空间的浪费,同时也可以确保及时供应物资,不会因为物资短缺而延误施工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进度和图纸限额领料,减少积压浪费。这样可以避免因为领取过多物资而导致库存过多,同时也可以减少浪费,节约成本。对于超额库存和工程收尾回收物资,企业需要及时调拨。这样可以避免物资被闲置或者过期,浪费企业资源,同时也可以将物资合理安排,为下一步施工提供保障。
(2)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在现代企业生产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为了使企业生产进程更加高效和经济,设备管理需要在生产进度和产值率的基础上制定进场、购置和退场的计划,进行合理调度和动态管理,以减少设备占用费,提高设备利用率,达到设备管理成本的最小化。
但是在设备动态管理中,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配件更换不及时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作,还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和故障,影响生产进程和产值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约束机制和管理办法,并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监督检查控制力度,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为了保证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还需要建立机长负责制、设备专人负责制等管理制度,建立与设备完好率相挂钩的管理机制和措施。这样可以有效地保证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设备维修和更换的频率,从而降低设备管理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值率。
结语
在市场经济中,项目法施工的优越性得到了广泛的体现。与传统的工程施工相比,项目法施工更为灵活、高效,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组织开始采用项目法施工来完成各种工程项目。因此,为了全面提高项目施工的经济效益,我们需要探索项目施工目标管理、成本管理和人员分配等方面的动态管理。在目标管理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项目目标,确保项目的目标与市场需求相一致。在成本管理方面,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确保项目的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在人员分配方面,我们需要根据项目的需要和人员的实际情况,动态地调整人员的分配,使得项目的人员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实践中,我们还需要注重各种资源的协调和整合。通过合理地协调各种资源的使用,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同时,我们还需要注重团队建设,培养项目管理人员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为项目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如锋.浅议项目施工资源的动态管理[J].青海经济研究,2001(5):63-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