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金帅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3

摘要

本文分别讨论了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技术风险、经济风险、进度风险、安全风险以及法律与政策风险和针对这几种不同类型风险的控制策略。通过研究发现,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需要系统性管理,并结合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优化管理,才能有效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本研究的结论可为建筑企业和项目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借鉴,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性。


关键词

建筑工程、风险管理、控制策略、项目管理

正文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开发及大型工程项目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建筑工程项目通常具有周期长、投资大、参与方众多等特点,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诸多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影响工程的质量、工期及经济效益,甚至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如何有效识别和控制风险,成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工程在质量、成本和进度可控的前提下顺利完成。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策略,有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降低风险损失,提升工程安全性和经济效益。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类型

根据风险的来源和影响范围,可将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主要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由于设计、施工技术或材料应用上的缺陷,导致工程质量问题或施工困难。例如,设计图纸存在错误或不合理的结构方案,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的变更增加,甚至影响建筑安全。此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若缺乏足够的实验验证,可能在实际施工中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在项目前期加强设计审核,并确保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二)经济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投资金额较大,涉及多方资金来源,经济风险主要表现为成本超支、资金链断裂、材料价格波动等问题。若项目预算编制不合理,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频繁追加投资。此外,原材料价格受市场供需关系影响较大,如钢材、水泥等价格波动,可能导致成本大幅上升,进而影响工程的盈利能力。因此,建筑企业应采取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加强预算管理,并建立资金预警机制,以应对经济不确定性。

(三)进度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的工期通常受到多个因素影响,如天气变化、材料供应、施工组织协调等。若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合理,或施工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如极端天气、材料短缺或劳动力不足,可能导致工期延误。此外,项目管理团队的协调能力不足,也可能造成施工流程衔接不畅,进一步加剧进度风险。因此,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并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动态调整,是降低进度风险的关键。

(四)安全风险

建筑施工现场是高风险作业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影响工程进度,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常见的安全风险包括高空坠落、机械伤害、火灾、触电等。导致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施工现场防护措施不到位等。因此,建筑企业应加强安全培训,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并采用智能监控技术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以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五)法律与政策风险

建筑工程项目受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影响较大,若项目在立项、招投标、施工管理等环节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可能导致合同纠纷、行政处罚甚至项目停工。此外,政府出台的土地政策、环保法规、劳动用工政策等,也可能对项目实施带来影响。例如,环保政策收紧可能导致某些施工环节受限,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加强合同管理,确保项目合规运营。

二、建筑工程项目风险控制策略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降低损失、提高项目管理效率的重要环节。针对不同类型的风险,需采取相应的管理策略,以提高项目的抗风险能力。

(一)技术风险控制策略

技术风险主要来源于设计缺陷、施工技术问题和新材料、新工艺的不确定性。在项目初期,严格执行设计审核流程,确保图纸合理性,并进行多方会审,减少设计变更。在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时,应进行充分的实验论证,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导方案。聘请行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对关键技术难点进行评估和优化,提高施工技术的可靠性。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理解施工方案,避免因误解或操作不当导致技术性风险。

(二) 经济风险控制策略

经济风险主要表现为成本超支、资金链断裂和材料价格波动等问题。通过精细化成本管理,合理估算工程成本,并设置一定的应急资金预留,以应对不确定性因素。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成本动态监控体系,实时跟踪工程支出,确保项目资金合理分配。优化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确保施工资金按进度拨付,避免因资金短缺导致工程停滞。在材料采购合同中增加价格浮动条款,减少因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风险。

(三)进度风险控制策略

进度风险主要涉及工期延误、资源短缺和施工组织不当等问题。合理安排工序,采用关键路径法(CPM)或里程碑管理法,确保工程进度可控。优化人力、材料、设备的调度,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因资源短缺而影响工期。对影响进度的突发情况,如极端天气、材料供应延迟等,提前制定应急预案,并采取适当调整措施引入信息化管理工具:使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提高进度计划的可视化和可控性,提高管理效率。

(四)安全风险控制策略

安全风险是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风险之一,涉及施工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及应急处置等方面。安全风险的控制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安全管理体系,落实安全责任制,确保安全管理责任层层分解。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加强对高风险作业(如高空作业、动火作业)的安全检查,确保防护措施到位。采用智能安全管理技术:利用智能监控系统、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监测能力,预防安全事故发生。

(五)法律与政策风险控制策略

法律与政策风险主要涉及合同纠纷、政策变动及环保法规要求等问题。在项目立项及施工阶段,明确合同条款,避免因合同条款不清导致的法律纠纷。建筑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需随时关注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变动,并调整施工方案以符合最新政策要求。在项目实施前,进行法律合规性评估,必要时聘请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支持,确保项目符合相关法规要求。随着绿色建筑及环保政策的推进,施工单位需严格执行环保标准,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政策变更带来的影响。

三、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总结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控制是确保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要风险类型,包括技术风险、经济风险、进度风险、安全风险及法律与政策风险,并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减少工程损失,还能提高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二)未来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建议

未来,建筑工程风险管理应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的应用,如BIM技术、智能监控和大数据分析,以提高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此外,施工单位应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强法律合规性审查,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工程环境,确保项目高效、安全、可持续地推进。

参考文献

·  [1]王涛.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研究》.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电子版), 2024, (05): 45-47.

·  [2]黄文亮. 《建筑工程财务管理的风险及应对策略》. 城市建设与管理, 2024, 21(3): 58-61.

·  [3]罗启安.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研究》. 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4, 46(9): 63-65.

·  [4]张伟.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框架构建与实证研究》. 工程管理学报, 2024, 21(7): 107-109.

·  [5]李勇.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建筑与环境, 2024, 23(12): 75-7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