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援助项目视角下国际发展合作“授人以渔”重难点探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吴俊明

中湘海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

作为“授人以渔”的对外援助主要项目类型,技术援助项目是我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业培养治理人才和技术力量的重要合作方式。本文以国际发展合作“授人以渔”为主题,以技术援助项目为视角,探讨项目合作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分别从实施方案设计、培训实施方案、专家派遣、物资保障以及受援方配合度五个方面展开论述,提出应对建议,为提升国际发展合作立项决策及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技术援助;国际发展合作;“授人以渔”;重难点

正文

 

新时代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取得了新的成果,规模在稳步扩大,方式更加多元化,改革管理实现了新的突破。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秉持“授人以渔,自主发展”的政策主张,充分考虑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资源禀赋、发展水平和发展诉求,通过多种方式毫无保留地将发展经验和行业技术分享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尽力为其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注重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挖掘增长潜力,实现多元、自主和可持续发展[1] 作为“授人以渔”的对外援助主要项目类型,技术援助项目是我国支持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为发展中国家能力建设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帮助提升其治理能力、规划水平和行业发展能力,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事业培养治理人才和技术力量的重要合作方式。本文以国际发展合作“授人以渔”为主题,以技术援助项目为视角,探讨项目合作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

、技术援助项目基本情况

技术援助项目,即综合采用选派专家、技术工人或者提供政策和技术咨询、设备等手段帮助受援方实现某一特定政策、管理或者技术目标的项目[2]。根据笔者相关从业经历以及公开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援外技术援助项目多以各类公用、社会基础设施提供技术保障的技术援助(如为发电设施、广电设施、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等设施运维方面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农业领域(如水稻、小麦、玉米木薯、棉花、菌草等农作物)的技术援助为主,主要集中在非洲。

技术援助项目的受援国,往往由于财政资金短缺、技术能力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其国内市场缺乏相应的技术、物资供给渠道等原因,迫于有关设施运维、产业发展及专业能力提升的需要,向我国提出援助项目建议申请,需我国派遣专家赴受援国提供技术支持,培训当地技术人员,并提供相应的附带物资,实施必要的配套工程,以支持受援国增强自主发展能力。

二、“授人以渔”重难点问题分析及应对措施

技术援助项目“授人以渔”的关键在于推动技术转移以及提升受援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于受援方能否掌握、利用相关技术,实现有关设施的自主运营维护或增强自身“造血”能力。而现实却是技术援助项目往往存在技术转移进展缓慢的问题,相同实施内容的技术援助项目存在多期援助的情况,通过技术援助项目“授人以渔”提升受援国技术水平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并非易事。本文结合作者长期参与各类国际合作项目前期论证的相关经验,主要从技术援助项目实施方案着手,对涉及“授人以渔”的重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授人以渔”重点问题:

(一)实施方案设计

技术援助项目的实施是否具有针对性,援助实施内容是否精准,重点在于项目立项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是否到位,而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核心工作又在于援助实施方案的设计。以

水电站、广电大楼、医院、学校、文化体育场馆等各类设施运维提供技术保障类型的技术援助项目为例,受援国通过项目建议书提出的援助实施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派遣中国专家赴受援国,为受援国某项或某几项设施的正常运转提供使用和维护的技术支持,对存在故障及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培训受援方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零配件等物资,实施必要的附带工程。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立项主管部门一般不要求可研单位派组赴受援国实地考察,可行性研究单位往往由于获得的参考资料有限、对援助理念的把握不足、缺乏相关的援助项目论证经验,导致编制的技术援助实施方案极易出现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的情况。

    1.全面开展项目信息调研,充分分析受援国需求

技术援助项目可行性研究单位接受可行性研究任务委托的初期,往往仅有受援国提供的申请使用中国援助资金的项目建议书和使领馆初步评估意见表作为参考资料。为做到“全面系统、客观准确、充分论证、科学荐策”,可研单位还需全面收集整理与项目相关的信息,确保信息全面、准确、详实。在实际操作中,技术援助项目的可研单位往往不能派组亲赴受援国现场调研,不得不通过上一期项目实施单位等渠道搜集资料,搜资的准确性存在争议。为保证搜资的全面、准确,在可研工作开展过程中,可研单位可重点就受援国的设施设备运行现状、物资使用情况、上一期运行状况及相关资料(如有)、受援国运营管理能力、受援国可持续保障或发展能力、受援国配套条件履约能力、受援国当地人材机价格等方面进行搜资,并通过官方渠道与可研任务委托单位、驻外使馆经商处、外方相关责任单位、可研评估单位保持密切沟通,扩大搜资渠道,寻求相关支持,对相关信息准确性加以复核。

    对于受援国提出的看似合理的需求不能盲目的全部接受,可研单位应结合信息调研情况,开展专业论证,充分分析其需求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应本着“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满足合理需求,适当控制项目规模,与立项主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对不具备合理性、必要性,不符合受援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援助需求果断提出论证建议。

2.重视“可持续发展”,确保荐策科学性   

技术援助项目的主要目的在于“授人以渔”,帮助受援国培养本土人才和技术力量,增强受援国自身“造血”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可研单位往往由于实施方案涉及多项内容,而忽略“可持续发展”这一重点。通常来说,一个典型的技术援助项目实施方案包括专家派遣方案、项目具体实施内容(技术保障类技术援助项目主要涉及设施设备运维技术支持、维修等内容,农业类技术援助项目主要涉及农作物选育、示范、推广等内容,培训当地人员,附带物资、配套工程、项目实施期限等)以及中外双方分工等。可行性研究单位在实施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上述内容进行全盘考虑,而容易忽略“授人以渔”“可持续发展”这一援助重要目标。

从常见的技术援助项目类型来看,技术保障类的技术援助项目通常以受援国能够实现设施设备的自主运维为目标;农业类技术援助项目通常以成功推广适合当地生长的高产农作物、提升当地粮食产量、推动当地农业相关产业经济增长为目标,以我国援助的农业示范中心为依托的农业技术援助项目的开展还应以示范中心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商业化运作为目标。在援助实施方案设计时要对实施单位的派出人员提出教学能力的建议,对培训内容的开展要结合受援国不同的人员提出有指导性的意见,对培训效果要设置反馈机制。为保障援助效果,通常要对受援国政府提出相关的保障要求,明确受援方责任。

对于经过论证,短期内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时,可结合受援国运营管理能力、可持续保障或发展能力等实际情况,按照中方完全援助、中方部分援助、受援方可持续发展三个阶段目标对技术援助项目提出分期规划建议。

(二)培训实施方案

对受援国相关人员组织培训,是技术援助的一项重要内容。培训实施方案应在充分了解受援方现有技术能力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培训方案应有针对性的对常用和重点专业系统维护特点进行设计,对于本期技术援助项下更新换代的设备系统的使用维护应列入培训重点内容。

以技术保障类的技术援助项目为例,通常应重点加强空调系统、电梯以及专业机械、电气、通信系统的技术维护培训,培训方案根据不同专业分理论和实践培训,让受训人员了解设备运行原理,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并通过日常维护帮助他们学会各专业的维修技术。对于使用者的培训,侧重于设备的使用、预防等方面进行培训,如讲解工作原理、操作步骤及维护保养方法等,减少因人为使用不当的原因造成的设备损坏。

培训的实施要注重两个环节,一是督促受援方按合理数量配备稳定的专业技术团队;二是要量化培训效果,分专业制定培训计划、组织培训人员、编制培训教材,培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专家派遣

技术援助项目通常会根据项目具体内容,选派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及翻译专业人员组成技术合作组赴受援国常驻技术援助项目现场,为受援国提供相关技术支持及专业培训。

对于中方项目实施单位技术专家的派遣,一方面应强调其专业运维的实操能力、具备现场实操教学的基本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还应强调其培训授课能力,能够参与课堂教学、胜任培训讲师的工作;对于翻译专业人员的派遣,除具备基本国家认可的翻译专业资格外,还应熟悉技术援助项下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词汇,以保证技术援助的沟通交流效果。

(四)物资保障

    受援国申请中国援助资金开展技术援助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缺乏相关设施及设备运维所需的零配件等物资。通常,我援外技术援助项目多为我援助的成套项目提供后期运维等相关技术保障,这些成套项目均采用中国标准建造,项目建成后设施设备运营维护所需的零配件等物资在受援国当地缺乏供给渠道,往往需从中国进口才能获得。在技术援助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合作组还应协助受援方项目管理单位建立设施设备正常运维所需的零配件等物资的供应商名录,协助打通相关供给渠道,为受援方后期自主独立运维创造条件。

“授人以渔”难点问题:

(五)受援方配合度

技术援助项目的实施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关键之一在于受援方的配合度,这也是各类技术援助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受援国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及责任单位工作效率往往相对较低,存在与技术合作组工作配合不到位、不能充分履行其责任和义务的问题。

为此,在项目可研以及立项换文等项目关键节点阶段,均会明确中外分工,外方责任通常大致包括以下内容:指定项目实施的本国对接人员,对中方项目实施提供协助为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免费为中方专家办理礼遇签证、居留手续;免征相关税费负责中国专家驻地和项目实施现场的安保配备必要数量的技术人员配合中国专家的工作,参加中国专家组织的技术培训,为中方培训计划提供实施条件承担履行职责所需费用。

为提升受援方配合度,督促其履行相关责任和义务,技术援助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合作组应扩大宣传力度,普及技术援助项目的重要意义,加强与受援方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及时报送项目工作计划、执行方案等内容,并认真交流工作中各自的分工与合作,充分与受援方沟通项目实施内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注双方文化差异给工作中带来的不便,加强与我驻外使领馆的工作联系,强化双方领导层面的沟通交流。

 

结语:本文虽以技术援助项目为视角,探讨国际发展合作“授人以渔”的重难点问题,但启示意义并不局限于国际发展合作、对外援助或是技术援助项目本身。一方面,各国际项目咨询企业及实施单位应不断研修内功,在国际项目咨询及实施过程中重视“授人以渔、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运用,不断提升国际项目咨询及实施管理水平,助力中国的国际发展合作事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另一方面,随着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不断走深走实,“属地化”“投建营一体化”已成为“走出去”企业转型升级的必修课,广大“走出去”企业可借鉴技术援助项目授人以渔”的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属地化运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EB/OL].(2021-01-10)[2023-07-21].http://www.scio.gov.cn/m/zfbps/32832/Document/1696685/1696685.htm.

[2] 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 外交部 商务部 令(二〇二一年第1号)《对外援助管理办法》[EB/OL].(2021-08-31)[2023-07-21].http://www.cidca.gov.cn/2021-08/31/c_1211351312.htm.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