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建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施工及管理
摘要
关键词
土建工程;深基坑工程;支护施工;施工管理
正文
引言:土建工程包括不同类型与规模的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其中部分工程的施工要求较为严格,涉及挖掘深度较大的基坑情况,此时,为保证基坑稳定性以及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便需要采取支护技术对深基坑进行加固,从而为土建工程的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深基坑支护施工具备复杂性高的特点,导致施工质量的控制难度较高,需要施工队伍加强支护施工的工艺把控,并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1土建深基坑工程概述
所谓深基坑工程,主要指一种基坑挖掘深度超过5M时的工程类型(如图1),有着保证高层建筑稳定性以及合理化利用土地空间资源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建筑功能的进一步丰富,也有助于提升建筑整体质量,为建筑用户带来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城市化发展的影响下,我国建筑总体呈现高向化与纵向化发展,高层建筑对深基坑工程有着极高的质量要求,需要施工队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深基坑工程的支护工作,从而充分保证深基坑结构的稳固性,满足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对深基坑工程的质量需要[1]。
图1 深基坑支护工程
2深基坑支护工程特点
首先,支护工程的主要作用在于保证基坑的结构稳固,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地下空间进行支档与加固,避免基坑出现坍塌或变形,因此当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支护工程便失去作用,因此具有临时性特点。
其次,深基坑支护工程通常对施工队伍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需要施工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得以有效运用各种支护施工技术完成施工,把控好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施工细节,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进行操作。
最后,影响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因素较多,材料、人员、设备、技术、气象等,均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质量,施工队伍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尽可能有效控制这些因素,从而避免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
3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施工
3.1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适宜支护技术
深基坑工程所处的地域位置不同,所对应选择的工程施工技术也存在不同,需要工程的施工队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为适宜的工程施工技术,从而避免对工程质量产生消极影响[2]。
在工程正式开始之前,需做好针对施工现场的地质勘查工作,相关勘察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流程(如图2所示)完成地质勘查工作,在勘察之前,做好勘察设备仪器的性能检验,并在勘察过程中规范取样,最大程度保证勘察结果准确。
土建工程设计人员在接收到地质勘察结果后,便应根据结果选择最为适宜的深基坑支护方案。现阶段,较常使用的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有钢板支护、灌注桩支护、地下连续墙支护等几种。以地下连续墙技术为例,这种支护技术有着较强的挡土、挡水性能,同时,承压能力以及抗变形能力较强,将其应用于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将能够起到有效的支护作用,然而,地下连续墙技术的工程成本较高,对墙体材料的要求也较高,因此较多应用于对工程质量要求极高、资金丰厚的大型工土建工程中。
图2 地质勘察流程
3.2做好土方开挖施工工作
土方开挖是深基坑支护施工中的重要步骤。实际开挖过程中,首先,需根据支护工程的设计方案确定开挖面积、深度以及尺寸等,做好实地测量以及各项信息的标注,包括开挖位置、地下管线位置等等,并预先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对周边建筑或地下管线造成破坏。其次,施工队伍需要做好工程施工设备的选择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设备的安装,并为设备进场预留出足够的空间,同时,准备好所需要安装的支护结构材料,做好开挖完毕后的基坑的支护工作。最后,由于土方开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因此较为容易导致粉尘污染,为避免影响空气环境,施工队伍应采取控制扬尘的相关有效措施,可采用分层开挖的方式,及时将挖出的土体运走,并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洒水抑尘。
3.3支护施工中各项技术应用要点
施工队伍需做好支护施工中的各项技术的应用要点控制,以灌注桩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为例,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钻孔施工中,需做好成孔工艺的有效控制,结合地质结构条件确定成孔的孔径、钻孔速度以及钻孔设备,尽可能选择破岩效果较好的钻头,针对特殊情况如弱化风岩的施工时,可选择打重击配合锥管共同钻进。钻孔过程中,应同步进行清理工作,每隔40cm左右便需进行一次清孔,务必保证成孔孔壁内部的光滑与平整。除此之外,在这个过程中,需有效控制泥浆的注进量以及注进速度,保证孔内泥浆高度始终保持在地下水位。(2)钻孔施工结束后,应对孔洞进行二次清空处理,并对清空完毕后已经形成的孔洞进行孔深以及沉渣厚度的检验。实际检验过程中,可使用专用的测量绳所进行检验,以确保成孔质量能够符合工程需要。(3)钢筋笼安装过程中,应做好钢筋笼的焊接以及固定工作,保证钢筋笼自身质量后,将钢筋笼吊起,缓慢、垂直放入,尽可能避免钢筋笼与孔壁之间磕碰引起成孔内壁损坏。安装完毕后,施工队伍需检查钢筋笼的吊放安装质量,避免吊放过程中的不规范操作引起钢筋笼的错位。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吊放钢筋笼的吊杆需使用高强度的钢材制成,保证吊杆具备较强的承载能力,并在吊装完成后,做好拆卸工作。
(4)支架拆除作业中,需严格按照先换支架后拆除支架的顺序,逐个进行拆除,切忌暴力拆除或违规拆除作业破坏支架的整体结构,已经成型的灌注桩造成损害。
4土建深基坑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
4.1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设计管理工作
施工设计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队伍应做好施工设计的有效控制工作,保证施工设计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设计图纸在正式出具后,应结合设计图纸在施工现场做好施工信息的测量与标注工作,针对设计图纸中存在的与实际情况不符的部分,应要求设计人员及时进行相应的设计变更。土建工程的建设方应选择资质较好的设计单位,从而避免设计人员的自身能力水平难以胜任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设计需要。需要注意的一点在于,在实际进行工程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充分参考施工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意见,从而保证自身设计方案具备可行性与合理性[3]。
4.2加强深基坑支护施工的技术管理
在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队伍应加强对内部施工人员的技术管理要求,做好工程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应联合经验丰富、专业技能较强的专业人员共同拟定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方案,针对较为容易出现错误地部分重点标注,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这部分的管理。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工程方案,并做好针对紧急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准备工作。同时,建设单位应设置专门的技术监管专员,配合监理单位,严抓技术的应用细节,务必保证每一个环节的施工都能够按照标准技术规定执行。
4.3做好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质量与安全管理
施工队伍应设置施工现场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专员,做好现场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工作。质量管理方面,需重点关注施工原材料质量、施工设备性能、施工队伍专业性等方面,同时,借助高清摄像头等,加强对施工现场人员的监督与管理,以充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方面,工程开始之前,应对较为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环节做好培训工作,提升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并在施工现场设置好安全隐患的相关提示牌或挂牌,时刻提醒施工人员注意施工安全,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4.4提升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为有效提升深基坑的支护施工质量,施工队伍可着眼于信息化技术,提高深基坑支护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应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能够更为有效的掌握工程的施工进度,提升工程施工中,设备与人员的调度水平,提升各个施工工序之间的连续性,为支护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除此之外,信息化管理模式下,还可针对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进行实时监测,有利于潜在安全风险的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为工程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基础。最后,信息化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实现对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施工数据的实时储存,从而为后期工程提供充足的数据支持[4]。
结束语:
土建深基坑工程的支护与管理中,施工单位应做好支护技术的选择工作,根据所选择的施工技术制定完善的技术管理方案,提升技术管理水平,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升对设计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等的相关要求,务必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
参考文献:
[1]秦良.土建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施工及管理[J].砖瓦,2020(8):116-117.
[2]张雪.土建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施工及管理[J].四川水泥,2020(7):201-202.
[3]张宜俊.土建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施工及管理[J].住宅与房地产,2016(12X):202-202.
[4]薛野.探讨土建深基坑工程的支护施工及管理[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2021(4):0306-0306+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