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资源优化与安全监控的应用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刘学鹏

(河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保定市,071000)

摘要

本研究探讨了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资源优化与安全监控中的应用。通过文献分析和系统设计,构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系统框架,重点研究了其在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监控预警方面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水平,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详细阐述了智慧工地的概念、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作用、系统框架设计、资源优化与安全监控的具体应用,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资源优化;安全监控;建筑施工;智能化管理

正文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现场的资源管理和安全监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传统的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建筑施工的需求,亟需引入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效率和安全性。物联网技术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现建筑工地的智能化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研究旨在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资源优化与安全监控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智慧工地系统框架,分析其在资源配置和安全监控方面的具体应用,为提升建筑工地管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深入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地中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一、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概述

智慧工地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施工现场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和智能管理的现代化建筑工地。它通过将各种传感器、智能设备和信息系统有机整合,形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管理平台,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安全监控。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工地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它通过射频识别(RFID)、传感器网络、无线通信等技术,实现施工现场人、机、料、法、环等要素的全面感知和实时数据采集。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后,可为资源优化配置、安全监控预警、进度质量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从而实现建筑工地的智能化管理。

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工地系统框架设计

智慧工地系统的总体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四个部分。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RFID标签和智能终端设备组成,负责采集施工现场的各种数据。网络层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到平台层。平台层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为上层应用提供支持。应用层则根据具体需求开发各种功能模块,如资源管理、安全监控、进度管理等。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包括人员管理、设备管理、材料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等。人员管理模块通过RFID技术实现工人的进出管理和定位;设备管理模块实时监控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位置;材料管理模块跟踪材料的进出和使用情况;环境监测模块采集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等环境数据;安全监控模块通过视频监控和传感器网络实现全方位的安全预警。

三、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资源优化中的应用

在人员管理方面,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标签和定位系统,可以实时掌握工人的位置信息和出勤情况,优化人员调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可穿戴设备监测工人的生理状态,及时发现疲劳或异常情况,保障工人安全。例如,智能安全帽可以监测工人的心率、体温等生理指标,当检测到异常时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采取相应措施。

在设备管理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施工机械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通过安装在设备上的传感器,可以采集设备的运行状态、油耗、工作时间等数据,实现设备的预防性维护和优化调度,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维护成本。例如,塔吊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塔吊的载荷、幅度、高度等参数,当检测到超载或异常摆动时自动报警,防止事故发生。

在材料管理方面,物联网技术通过RFID标签和智能仓储系统,可以实现材料的精准追踪和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材料的库存情况、使用情况和运输状态,优化材料采购和配送计划,减少材料浪费和库存积压,提高材料使用效率。例如,通过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上安装RFID标签,可以实时追踪材料的使用情况,确保材料按计划使用,避免浪费。

四、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监控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安全监控预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在施工现场部署各种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危险源、环境参数和人员行为,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例如,通过倾斜传感器监测基坑和脚手架的状态,通过气体传感器监测有害气体浓度,通过视频监控识别危险行为等。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提醒相关人员采取措施,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环境监测方面,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采集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噪音、扬尘等环境数据。这些数据不仅有助于评估施工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为施工方案的调整提供依据。例如,当监测到扬尘超标时,系统可以自动启动降尘设备;当监测到噪音超标时,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时间或采取降噪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此外,环境监测数据还可以为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提供保障,例如在高温天气下及时调整工作时间,防止中暑。

五、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智慧工地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现场资源优化与安全监控中的应用。通过构建智慧工地系统框架,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人员、设备、材料管理以及安全监控预警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物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现场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安全水平,为建筑行业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然而,智慧工地的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如数据安全、系统集成、标准制定等问题。未来的研究应着重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智慧工地系统,推动建筑行业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包括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系统集成与互操作性、智能化决策支持、标准化与规范化以及可持续性与绿色施工。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创新,智慧工地将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安全、促进绿色施工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建筑行业向更加智能化、数字化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强, 李娜. 智慧工地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建筑科学, 2022, 48(3): 56-62.  
2. 张伟, 陈静. 智慧工地技术驱动下的施工管理模式创新[J]. 工程管理学报, 2023, 37(2): 45-51.  

作者简介:刘学鹏(1990.5-)男河北省保定市人本科,工程师。                                                                                              研究方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