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管理对建筑设计的影响研究
摘要
关键词
城市规划管理;建筑设计;可持续发展
正文
引言
当前,我国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越发紧密,在二者统一协作下,国土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城市空间环境越来越宜居。在当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中,将建筑视为最终城市景观的核心要素,对城市整体形象以及景观等均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促使建筑形象与城市形象形成和谐、统一的整体,从而提高城市建筑水准。
1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的互动演进
纵观人类城市发展历程,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始终交织互动、彼此影响。在工业革命之前,城市形态以有机肌理为主,建筑随地形起伏展开,整体上缺乏统筹规划。工业革命的兴起,引发了城市规划理念的重大变革,功能分区逐渐成为主导思想,建筑设计也随之走向标准化和模数化。而在二战后,人本主义规划理论开始引领风潮,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行为需求,建筑设计也更加重视场所精神的塑造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反观进入21世纪时,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绿色城市等多元发展理念竞相涌现,数字技术、生态技术广泛应用,建筑设计面临全新的融合创新命题。江西省应急管理综合保障基地项目作为一个缩影,生动诠释了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协同互动、共生共进的发展路径。该项目选址于南昌市主城区东北部新城,契合城市“多规合一”的发展战略,服务于区域功能的优化完善。建筑设计一方面紧扣“数字应急”主题,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风险监测预警与应急指挥一体化平台,树立了智慧应急的新标杆;另一方面,建筑群落巧妙组合,办公、实验、仓储等功能分区围合而置,中央绿化广场穿插其中,疏密有致、高低错落,简约时尚的外立面造型与周边城市肌理相得益彰。同时,景观环境设计以海绵城市理念为指引,巧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多种手法,构建了水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可见,建筑设计既要立足城市发展大局,服务区域功能完善,又要立意彰显场所特色,丰富城市空间意象。
2城市规划管理对建筑设计的影响
2.1引导建筑设计方向
(1)功能定位:城市规划管理主要确定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如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等,因此各类建筑设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商业区的建筑设计强调现代感、开放性和商业氛围,注重外观的独特和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住宅区的建筑设计旨在为人们提供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规划管理应严格控制建筑密度等指标,兼顾居民生活需求和配套设施布局的协调性;工业区建筑要围绕工业生产需求来设计,因此规划管理应根据工业类型进行合理选址和布局,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2)风格特色:城市规划管理通过定位城市风貌特点,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凸显地域特色。针对历史文化名城,要求建筑设计与历史文化风貌相呼应;对于旅游城市而言,要求建筑与自然景观相融合;而对于现代化新城,则鼓励采用新颖的建筑形式和新型材料,体现时代特色和创新精神。(3)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管理对于建筑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推广绿色建筑技术方面,如制定建筑标准和激励政策,鼓励建筑设计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和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强调建筑资源的循环利用,主张采用可回收材料,分类处理建筑垃圾,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2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1)土地价值提升:通过科学的土地规划,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还能使建筑设计更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建筑的品牌价值。(2)产业发展引导:规划管理可依据城市发展规划,精准引导建筑设计为特定产业打造适宜空间。例如,工业园区建筑设计要充分考虑工业生产流程和需求,合理规划厂房布局和高度,确保生产设备顺利安装与运行,同时还要注重交通物流的规划,提高产品运输的效率。(3)旅游资源开发:对于旅游城市而言,城市规划管理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作用重大。例如,在历史文化街区,应高度重视保护和利用历史建筑,通过精心修缮改造,将其开发成博物馆、特色商店等旅游商业设施,既保留历史韵味又使其具有现代城市功能。
3城市规划管理与建筑设计互动机制的要点
3.1可持续规划理念
可持续规划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考虑城市人口增长情况,包括迁入人口数量和分布,对基础设施和资源的需求等。具体参数如人口密度、用地利用率以及建筑高度限制等都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定。为了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包括城市绿化率、水资源利用效率、废物处理系统等各个方面。在可持续规划中,交通规划也是一个关键领域。通过减少汽车使用、改善公共交通系统、推广非机动交通工具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具体过程包括交通流量模拟、道路改造方案设计、公交线路优化等,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多方面因素。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提高道路利用效率,也是可持续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透过数据采集和分析,城市规划者能够更好地优化交通流动,降低碳排放,提高出行效率,从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2科学开展建筑设计
尽管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之间处于相互独立状态,但也需要充分运用城市规划,以此实现对城市环境、建筑关系的相互协调。不仅能够充分保证建筑个体功能的实现,还能够满足城市规划整体发展需要。在开展建筑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理念,依据用户需要做好对建筑功能的优化。同时,还要依据城市发展特点,为其设计个性化设计方案,以此实现对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相统一,推动两者实现进一步发展。
3.3推动技术创新与规范更新的良性互动
当前,建筑设计领域正经历着深刻的技术变革,建筑设计单位应当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积极探索和应用新技术、新材料与新工艺。数字化设计技术不仅提高了设计效率和精度,还为规划管理部门的审查和监督提供了更直观的依据;智能建筑技术在提升建筑功能的也为城市管理带来新的思路;绿色建筑技术则在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城市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技术创新正从单体建筑设计层面延伸到城市规划管理层面,推动着城市建设的整体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下,城市规划以及建筑设计的重要作用得到充分展现。城市规划可以为建筑设计提供明确的方向,而建筑设计又是落实城市规划的重要措施,两者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在城市发展中,任何一个建筑的设计效果、功能性都会对城市形象以及未来发展带来较大的影响,而这也就需要设计人员从整体视角着手,不断优化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以此助推城市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男,何建,刘文涛,等.城市规划中高层建筑设计解析[J].城市建筑空间,2023,30(S2):68-69.
[2]张臻,程光鼎,王履益,等.城市空间高层建筑规划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3,30(S2):134-135.
[3]张晓.新的城市更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35):1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