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铭昊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防水施工技术由于各类因素的影响,地下室容易出现渗漏问题,这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本文针对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概述展开分析,探讨了地下防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技术要点,以期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房建工程;地下防水;施工技术要点

正文


引言

对于一些建筑物整体的稳定层面来说,对地下防水等相关措施的实际应用进行加强,是能够降低建筑物由于水流动从而导致房屋的相关建筑工程产生漏水以及渗水的风险,也能够保证建筑物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有着一定的寿命。另外,地下防水工程也是建筑工程项目当中的一项非常关键的环节,也是能够延长建筑使用年限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而目前的地下工程的防水技术不光在实际应用的过程当中逐渐显示出其自身的效用,还能够减少地下水和雨水对于房屋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在对人的自身安全作为前提的背景之下,进而为人提供一个安全的空间进行居住。

1建筑地下防水工程概述

1定义

地下防水工程是指对房屋建筑、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工程进行防水设计、防水施工和维护管理等各项技术工作的工程实体。建筑的地下部分通常承担各种重要的功能,如人防、停车场、商业空间、储存室等,地下防水工程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可持续发展和使用效果。

1.2特点

建筑地下防水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一是由于地下工程大多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其防水工程受到来自地下水压力的严峻考验;二是在建筑中,地下工程往往处于复杂多变的地下环境中,如软土层、岩溶地区等,给防水工程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三是建筑地下防水工程需要考虑到长期的使用和自然老化过程,对防水材料和技术的要求较高。

2房建工程地下防水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地下水位变化

地下工程的施工环境十分复杂,而且一般在地下施工,因此工程施工质量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例如,地下水位发生变化会导致地下施工容易产生渗漏问题。在实际施工中,应全面勘察地基和地质条件,为顺利施工做好充足准备。当工程地理位置不同时,地下水位也会有差异,如果地下水位的测量不够精确,将对防水施工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2防水材料和设计不够到位

在我国防水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防水材料的性能显著提升,材料种类不断增加。为了保证地下防水的施工质量,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规定。但部分施工企业所采用的防水材料不合格,会对工程施工质量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一些设计单位没有合理完善防水设计,未做好现场考察工作,进而影响后续施工进程,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3房建工程地下防水施工的技术要点

3.1确保防水设计的合理性

在房建工程地下防水施工过程中,需要有效保证防水设计的合理性,以此来有效提升技术应用效果,进一步提高防水施工质量。为了科学制订地下防水设计方案,相关设计人员需要在前期对工程数据信息进行核验,以此来有效保证设计质量。为了实现此目标,应准确评估地下水位。在自然环境受到影响后,地下水位高度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例如,当降雨量较大时,地下水位会明显升高,这对地下排水系统运行产生了相应影响。因此,设计人员需要正确评估地下水位的因素,避免影响到地下工程的防水性能。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防水材料进行合理选择,确保与相关设计要求相符合。设计人员应重视防水材料的选择,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对不同材料进行全面对比,确保材料质量和性能。同时,为了保证图纸设计质量,需要在设计图纸前充分考虑各项因素,确保图纸设计与相关要求相符合;严格审核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防水设计的合理性。

3.2卷材防水细部构造

防水工程,还应重视阴阳角、变形缝、穿墙管等细部构造防水。细部防水卷材铺贴较困难,易渗漏,修补难,必须精心操作、加强检查,才能保证质量。⑴阴角、阳角、三面角等平立面的交角处,防水卷材铺贴较困难,应按图示方法加强处理。在油毡铺贴过程中,在立面和底面的转角位置上,油毡接缝需要预留在底面上,接缝与墙根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600mm。在铺贴底层卷材时,从底面折向立面的卷材,将卷材面清理干净,满粘在立面墙上。当地下室工程完工后,在铺设外墙卷材时,应先将连接处的各层剥离,再将其表面刮除。⑵穿墙管部位处理。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小时,穿墙管可以采用主管直接埋入混凝土内的固定式放水法,应在主管上加焊止水环或环绕遇水膨胀止水圈,并在迎水面预留凹槽,槽内采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金属止水环应与主管满焊密实。结构变形或管道伸缩量较大或有更换要求时,应采用套管式放水法,套管应加焊止水环。金属止水环应与套管满焊密实,采用套管式穿墙防水构造时,翼环与套管应满焊密实。⑶变形缝处理。为防止建筑物在某些因素作用下引起开裂甚至破坏而预留的构造缝称之为变形缝,变形缝处理的要求包括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查容易。对于不受水压的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变形缝处,应将毛毡、麻丝或纤维板在沥青(加防腐填料,如氯化钠)中浸渍后填塞严密,并用防水性能好的油膏封缝。

3.3做好后浇带处理

后浇带分为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收缩后浇带3种,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控制施工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如果未正确处理后浇带,将会对房建工程的地下防水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相关施工人员需要高度重视后浇带的施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单位未按设计及规范要求留设后浇带,存在随意变更或取消后浇带、随意使用膨胀加强带代替后浇带、后浇带盲目提前封闭等情形,所造成的后果是出现结构沉降不均匀开裂、渗漏等缺陷,影响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为了规避上述后浇带的质量缺陷,应做好以下事项:进行图纸会审时,应重点关注后浇带的相关内容,一旦发现设计文件内容与规范不符合,就及时与设计者联系;施工单位应编制后浇带、膨胀加强带专项施工方案,方案内容应明确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封闭时间、质量验收标准等,方案要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项目总监审查后实施;施工过程中如需变更后浇带位置、宽度等设计内容,或因施工承台、底板等采用跳仓法施工时需取消后浇带,必须报设计方确认后方可实施;在后浇带未封闭期间,应采取措施保护钢筋和防止杂物落入后浇带内,在后浇带封闭前应将钢筋除锈并且调直,接缝处混凝土需凿毛到位,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封闭后浇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房建工程项目中,地下防水施工工序十分复杂,施工环境不仅较为恶劣,还具有较强的隐蔽性,这也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为了有效提升建筑性能,需要重视地下防水施工工作,并合理应用防水施工技术,有效提升防水施工质量,进一步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固性以及施工安全性,进而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相关施工人员应充分掌握防水施工技术要点,有效把控各项防水施工工序,对一些细节性内容进行重点关注,结合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确保防水施工工作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开展,从而保证防水施工效果,提高房建工程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梁磊.建筑的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24(12):63-65,69.

[2]李红玲.建筑地下室工程防水施工技术[J].大众标准化,2023(5):67-69.

[3]毛盾.某建筑地下防水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4):166-167.

[4]张欣欣,秦硕,高勇.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3):121.

[5]程晋芳.建筑地下室防水工程施工技术核心思路分析[J].门窗,2019(6):50-51.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