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技术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娄和林 胡玥

大连市政设施修建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

随着道路桥梁使用年限的增加,许多桥梁逐渐进入老化阶段,结构性能退化、病害频发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养护管理模式主要依赖人工定期维护,效率低下,且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桥梁健康状况。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高效的养护管理,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文章就智能化技术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前景,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智能化技术;道路桥梁;养护管理;应用前景

正文


引言:

智能化技术为桥梁的养护管理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例如,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桥梁结构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无人机技术能高效完成高空检测任务BIM技术为桥梁养护管理提供了可视化的数字平台智能化技术的引入正在推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智能化技术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优势

(一)提高养护效率

传统养护模式依赖人工巡检,耗时耗力,容易因人为因素导致遗漏。而智能化技术通过部署传感器、无人机和移动检测设备,实现了对桥梁结构健康状况的全面覆盖例如,物联网技术能够把各类传感器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构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从而实现对桥梁变形、裂缝、振动等关键指标的持续监控。一方面,减少了人工巡检的频率和成本;另一方面,更大幅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二)降低养护成本

智能化技术在降低道路桥梁养护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主要体现在预测性维护和资源优化配置两个方面。

预测性维护传统养护模式往往采用事后维修的方式,而智能化技术则通过实时监测能实现预测性维护即在桥梁结构出现严重问题之前提前采取修复措施,从而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预测性的维护方式延长了桥梁的使用寿命,更大幅降低了突发性维修的高昂成本。

资源优化配置:智能化养护管理系统能根据桥梁的实际状况优化资源配置,避免资源浪费如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桥梁的病害类型,自动分配养护设备这种精细化的资源管理方式进一步降低了养护成本,为养护部门节省了大量资金。

(三)提升桥梁安全性

桥梁作为重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安全性直接关系到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传统的养护模式往往难以及时发现桥梁结构的潜在隐患,而智能化技术能实现对桥梁健康状况的全天候监控基于物联网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可以实时采集桥梁的振动、变形、应力等数据,并通过云端平台进行分析处理,一旦发现异常数据,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提醒养护部门采取相应措施这种科学化的管理方式提高了桥梁的安全性,更增强了公众对交通基础设施的信任感。

二、智能化技术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应用

(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在桥梁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线传感器网络通过部署大量微型传感器节点,能实现对桥梁结构的多维度监测传感器节点可以实时采集桥梁的振动、应变、温度、湿度等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技术把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系统,加速度传感器可以监测桥梁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振动特性应变传感器可以捕捉桥梁关键部位的应力变化而温湿度传感器则能反映环境因素对桥梁结构的影响。

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自组织、自修复的特点,即使部分节点出现故障,网络仍能通过其他节点继续工作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这些监测数据可以被进一步处理,用于识别桥梁的潜在病害、预测结构性能退化趋势,进而为有关部门的养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无人机在桥梁高空检测中的应用

传统的高空检测主要依赖人工攀爬或搭建脚手架,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而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机动、高分辨率成像和低成本的特点,逐渐成为桥梁高空检测的理想工具

无人机可以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仪、激光雷达等多种传感器,对桥梁的桥墩、梁体、缆索等高空部位进行全方位扫描高清摄像头可以捕捉桥梁表面的裂缝、剥落等病害红外热成像仪能识别桥梁结构的温度异常而激光雷达则可以生成桥梁的三维模型,用于分析结构的变形位移。

无人机可以通过预设航线实现自动化巡检,大幅提高检测效率例如,在大型悬索桥或斜拉桥的检测中,无人机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数百米高空缆索的全面扫描,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地面站进行分析,显著提升了桥梁检测的覆盖范围。

(三)BIM技术在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可视化应用

传统桥梁养护管理主要依赖二维图纸,难以直观反映桥梁的实际状况BIM技术则通过构建桥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能够把桥梁的设计、施工和运维信息集成在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实现了桥梁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

可视化的模型为养护人员提供了直观的工作界面,且支持多种分析功能,如结构受力分析、病害模拟和养护方案优化在桥梁养护计划制定过程中,BIM模型可以结合交通流量、气象条件等外部数据,模拟不同养护方案的效果。通过这些应用,BIM技术提高了桥梁养护管理的效率,为桥梁的长期运营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智能化技术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的发展趋势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

当前,桥梁监测数据来源多样,包括传感器、无人机、移动检测设备等,但这些数据往往因设备厂商、采集方式和存储格式的不同难以实现高效整合。数据标准的缺失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复杂性,限制了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效果不同传感器采集的振动数据可能因采样频率和单位不一致而无法直接对比分析,导致桥梁健康状况评估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因此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成为行业共识,统一的数据标准应包括数据格式、传输协议、存储规范等内容,要保证不同来源的数据可以实现无缝对接。

多种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

单一技术的应用往往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养护需求而多种技术的融合则可以弥补各自的不足,实现优势互补。多种智能化技术的融合应用提升了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效率,为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通过技术的深度融合,道路桥梁养护管理有望迈向更加智能化的未来。例如物联网技术与BIM技术结合,可以实现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数据的实时可视化展示,帮助养护人员更直观地了解桥梁的健康状况结合人工智能算法,可以从海量监测数据中挖掘潜在规律,预测桥梁性能退化趋势,为养护决策提供依据。无人机技术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的融合,可以实现桥梁高精度三维模型的快速构建,为桥梁病害识别和修复方案制定提供辅助。

四、结语:

传统的养护模式难以满足现代化交通的需求,智能化技术的兴起为这一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时监测到无人机的高空,再到BIM技术的可视化应用,智能化技术正在重塑道路桥梁养护管理的方式。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技术也有望在道路桥梁养护管理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安全运营提供更加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廖金涛.道路桥梁施工中新材料与智能技术应用探索[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5(2):259.

[2]张书阁,解放.基于精细化管理在道路桥梁工程养护中的应用分析[J].建筑与装饰,2024(15):97-99.

[3]葛飞.桥梁工程养护与智能化应用分析[J].运输经理世界,2024(1):72.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