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实践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李春霞、娄和林

大连城达房屋开发有限公司,辽宁大连 116000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建筑工程质量总体水平有所提高,但质量事故仍时有发生,如墙体开裂、渗漏水、结构安全隐患等问题屡见不鲜,这些问题的出现对社会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因此,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确保工程质量稳定可靠,成为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此,文章就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实践,展开了相关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PDCA循环;应用实践

正文

 

引言:

PDCA循环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质量管理实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广泛应用的管理方法其核心在于通过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四个阶段的循环往复,实现质量的不断改进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能帮助管理人员系统解决质量问题,通过全员参与,提升整体管理效率。

与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相比,PDCA循环更注重过程控制和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减少质量通病,为工程质量的稳定提升提供有力保障。文章将从PDCA循环的质量优势出发,结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探讨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实践,以期为行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优势

(一)提高工程质量,减少质量通病

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往往侧重于事后检查,发现问题时已造成不可逆的损失。而PDCA循环强调全过程控制从计划阶段开始就明确质量目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质量控制措施在执行阶段,严格按照计划操作,确保每一道工序都符合标准,避免了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检查阶段通过实时监控和数据收集,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质量隐患,防止问题扩大化处理阶段则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到下一轮循环中,形成闭环管理,最终交付的工程更加符合设计要求。

(二)降低质量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其显著降低了质量成本,为企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在计划阶段,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减少了因设计缺陷或施工不当导致的返工和维修费用执行阶段的过程控制避免了材料浪费和人力成本的无效投入,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检查阶段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能够快速定位问题,减少因问题积累而引发的更大损失处理阶段通过总结经验教训,优化施工工艺和管理流程,进一步降低了未来项目的质量成本。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特性使得企业在长期实践中能够不断优化管理模式,形成一套高效、低耗的质量管理体系。

(三)增强全员质量意识,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PDCA循环的框架下,各个工厂环节都要相关人员的积极协作,从项目经理到一线工人,所有人是质量管理的责任主体。计划阶段的目标制定和风险评估需要团队的共同讨论和决策执行阶段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每位员工严格按照标准执行检查阶段的数据收集和问题反馈需要全员配合处理阶段的经验总结和改进措施则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努力,推动问题解决与流程优化。

全员参与的作用:这种全员参与的模式使得质量管理不再是少数管理者的职责,而是整个团队的共同目标。通过不断的循环实践,员工的质量意识逐渐增强,形成了“质量第一”的工作理念同时,PDCA循环的持续改进特性推动了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质量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最终实现建筑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PDCA循环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实践

计划阶段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计划阶段是整个管理过程的基础

确定质量目标: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要与项目的整体规划、设计标准以及客户需求结合,保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如在高层建筑项目中,质量目标可能包括结构稳定性、防水性能、墙体垂直度等具体指标

制定质量计划: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涵盖施工工艺、材料选用、设备配置以及人员分工等方面。质量计划的制定要符合行业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

质量风险识别与预防:计划阶段需进行全面的质量风险识别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现场勘察以及专家咨询等方式,找出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针对雨季施工可能导致的混凝土强度不足问题,施工团队可以提前制定防水方案。

执行阶段

依计划执行任务:在执行阶段,施工团队要依据质量计划中的工艺要求和操作规范,逐项落实每一项工作任务。如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水灰比、振捣时间和养护条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加强过程控制:执行阶段加强过程控制,通过现场监督、技术交底和质量检查等手段,保证每一道工序都符合设计要求对于隐蔽工程如钢筋绑扎、防水层施工等进行重点监控,做好详细的施工记录,为后续检查提供依据。

注重团队协作:执行阶段需注重团队协作,确保各专业工种之间的无缝衔接,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质量问题。

检查阶段

检查方式质量管理团队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监督检查通过采用定期检查、随机抽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检查的覆盖面和深度。例如,对于墙体砌筑工程,需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平整度以及灰缝的饱满度,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质量验收手段:对已完成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质量验收通过实测实量、试验检测等手段,评估其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例如,对于屋面防水工程,需进行蓄水试验,检查是否存在渗漏现象。

数据收集分析:检查阶段还需注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通过整理施工记录、检测报告以及现场检查结果,形成系统的质量数据库,为质量评估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处理阶段

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制定:在处理阶段,质量管理团队对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根本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例如,对于混凝土强度不足的问题,可能需从材料配比、施工工艺或养护条件等方面进行改进。

措施标准化:将有效的措施纳入标准规范,形成制度化的管理文件,以便在后续项目中推广应用,以此规范施工操作,保障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经验总结:处理阶段需注重经验总结,通过召开质量分析会、编写案例报告等方式,将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系统梳理,为团队积累宝贵的知识财富

未解决问题处理:对于未能彻底解决的问题,需将其纳入下一个PDCA循环,作为新一轮改进的重点目标。PDCA循环通过不断的总结优化,能推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进而形成良性循环的管理模式。

三、结语:

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是一种管理工具的创新,更是对传统质量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规模日益扩大,技术复杂度不断提升,质量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加传统的静态管理模式已难以应对动态变化的市场需求PDCA循环是解决质量问题的有效手段,更是推动企业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型的重要途径。随着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PDCA循环有望在智能决策等方面实现进一步突破,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吕一方.基于PDCA循环控制质量的泵站工程管理优化研究[J].建筑技术,2025,(1):18-22.

[2]李晓泉,董铁妮,胡秀荣.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新材料·新装饰,2024,(6):195-198.

[3]高鹏涛.浅析PDCA循环管理在建设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工业A,2022(5):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