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关键词
巡视巡察档案;档案整理;信息化;安全保密;对策建议
正文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Sorting Work of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rchives
WANG Yong WANG Jiao
( Bayannur 015000)
Abstract: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work is of vital significance in comprehensively governing the Party with strict discipline,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y conduct and clean government, and combating corruption.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rchives, a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of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work, directly relate to the application and preservation of the achievements of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in terms of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their sorting. This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analysis of numerous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rting work of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rchives, such as a weak awareness of archive management, non-uniform sorting standards, a relatively low degree of informatization, inadequate secu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work, and uneven professional qualities of personnel. It also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iming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orting work of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archives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important value of archives in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work and subsequent supervision.
Keyword: Inspection and Supervision; Digital Management; Application of Results; Informatization; Security and Confidentiality
巡视巡察档案是党内巡视巡察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类文件、记录和材料的集合,是巡视巡察监督成果的重要载体[]。其核心内容包括巡视巡察组在进驻、调查、反馈、整改等阶段形成的报告、谈话记录、问题清单、线索台账、整改方案及落实情况等材料,客观记录被巡视巡察单位在政治纪律、组织建设、党风廉政、权力运行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过程。
巡视巡察档案作为党内监督利剑作用的重要载体,其规范化整理工作是深化全面从严治党、提升监督治理效能的重要基础性[]。通过统一标准、规范流程、强化信息化建设,能够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和系统性,为精准研判政治生态、追溯问题根源、评估整改实效提供可靠支撑[]。同时,规范化管理有助于打破信息壁垒,促进跨部门协同监督,推动巡视巡察成果转化为制度优势和治理效能,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长效震慑作用,对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具有战略性意义[]。
目前,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对巡察档案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研究[-],但仅针对特定领域或范围内。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档案管理要求的提高,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面将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案例,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提升巡视巡察档案管理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巡视巡察档案管理现状
1.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目前,全国范围内在巡视巡察档案管理方面已经初步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中央对巡视巡察档案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巴彦淖尔市巡察办根据中央精神,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也陆续出台了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管理办法。这些制度涵盖了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等各个环节,为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在档案收集方面,明确了哪些材料应当纳入档案范围,确保了档案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整理环节,规定了统一的分类方法和编目要求,便于档案的查询和检索。
2. 档案整理工作逐步规范。目前,为推动全国巡察巡察档案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中央巡察办出台了相关规范性文件,全国巡察档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巴彦淖尔市巡察办高度重视巡查档案的收集工作,在巡察准备阶段,会及时收集与被巡视巡察单位相关的基本情况、巡察协作机制成员单位通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等;巡察进驻期间,会详细收集各种会议纪要、谈话记录、调查取证材料、被巡察单位的整改情况等;巡察结束后,还会将巡视巡察报告、问题清单、反馈意见等相关材料一并收集归档。巡察数据中心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对档案进行编排,根据巡察工作流程巡前准备、巡中指导督导、巡后审核移交等流程,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或根据档巡察报告、巡察底稿、信访、问题线索等档案的性质进行分类。同时,巡察数据中心对档案中的每份材料都进行了详细的编目,记录了材料的名称、日期、来源等信息,方便了档案的日常管理和查询。
二、巡察档案整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1.档案管理意识淡薄。巡察人员认为只要巡视巡察工作任务完成就好,档案整理只是额外的负担。这种错误的观念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应有的支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投入不足。例如,在一些旗县区,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档案整理工作往往由兼职人员承担,他们在繁忙的巡察工作之余难以全身心投入档案整理,导致档案整理工作滞后或质量不高。
2.整理标准不统一。由于巡察档案整理缺乏全国统一、详细、可操作的标准规范,不同地区、不同部门根据自身的理解和习惯进行档案整理,导致档案内容结构、分类方法、文件排列顺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有的旗县将巡察过程中形成的谈话记录按照涉及部门进行分类,而有的旗县则按照巡察时间节点分类;在问题底稿的整理上,有的旗县注重问题描述,而对证据的罗列较为简略,这些都给档案的查阅、利用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3.信息化程度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已经成为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趋势。然而,在巡察档案整理方面,信息化程度仍然较低。多数地区仍然以传统纸质档案管理为主,对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存储和利用缺乏有效的措施。纸质档案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存储空间,而且在查阅、调阅时效率低下。同时,由于缺乏信息管理系统,档案信息难以实现共享,无法及时为决策提供支持。例如,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巡纪联动、专项巡察等巡察中,如果仍然依赖纸质档案传递,将会大大提高时间成本和工作难度。
4.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巡察档案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如各级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重要部门的工作中的违规操作等。然而,在档案整理工作中,安全保密工作往往被忽视。一方面,在档案整理过程中,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安全保密教育不够,部分工作人员缺乏保密意识,容易出现因疏忽而泄密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档案存储和传递过程中,保密措施不完善。例如,纸质档案在借阅过程中存在登记不规范、未限时归还等问题;电子档案在传输过程中可能因为网络安全隐患而导致数据泄露。
5.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承担。然而,实际工作中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从档案知识方面来看,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管理的理论、原则、方法掌握不够,不能按照科学的档案管理方法进行档案整理。从巡视巡察业务知识方面来看,部分人员对巡视巡察工作的流程、要求、重点不了解,无法准确地对档案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例如,缺乏对巡视巡察工作相关的政策法规、纪律规定的了解,可能会导致对一些关键文件的误判,影响档案整理的准确性。
三、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档案管理意识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培训、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向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宣传巡视巡察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例如,可以邀请专家讲解档案管理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巡视巡察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档案管理工作对巡察成果运用、监督长效机制建立的积极影响。
2.纳入考核体系。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对部门和个人的工作考核体系,设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如档案整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等。对于档案管理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二)统一整理标准
1.档案管理系统化。在档案整理过程中,注重档案管理的系统性和规范性。通过建立完善的档案分类体系,使每一份档案都能准确地找到其位置,避免了档案的混乱和丢失。同时,对档案的整理工作制定详细的操作流程和标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能按照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提高了档案整理的质量和效率。例如,在档案编目方面,我设计了一套科学合理的编目模板,详细记录了档案的名称、文号、日期、保管期限等重要信息,方便了档案的检索和利用。
2.档案电子化管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档案的电子化管理。通过扫描等方式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建立了专门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注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按照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数据的录入、保存和维护。同时,应用电子档案检索系统,实现了对电子档案的快速检索和查询,大大提高了档案利用率。
3.落实档案安全保密工作。档案安全保密工作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在档案整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档案安全保密制度和规定,加强对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一方面,对档案的存放场所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档案存放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对档案借阅和使用过程的监管,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办理档案借阅手续,对借阅人员的身份和借阅用途进行核实。同时,对电子档案采取加密存储、设置访问权限等安全措施,防止档案数据被非法访问和传播。
(三)提升信息化水平
1.推进档案电子化管理。积极推进档案的电子化管理,通过扫描等方式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并建立专门的电子档案数据库。在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注重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严格按照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进行数据的录入、保存和维护。
2.加强信息共享与协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共享和协同,打破信息壁垒,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例如,通过建立档案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跨地区、跨部门的档案信息查询和调阅,为决策提供及时、准确的支持。
三、结论
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是党内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强化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深远意义。然而,当前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档案管理意识淡薄、整理标准不统一、信息化程度较低、安全保密工作不到位以及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档案整理的质量和效率,也制约了巡视巡察成果的运用和长效价值的发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提高档案管理意识、统一整理标准、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安全保密工作以及优化人员专业素质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纳入考核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制定统一的档案整理标准和规范,能够确保档案整理的系统性和准确性;推进档案电子化管理和信息共享协同,有助于提高档案信息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强化安全保密措施,能够有效防范档案信息泄露风险;提升人员专业素质,则为档案整理工作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需要从思想、制度、技术、人员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巡视巡察档案在监督执纪、问题整改、决策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力支撑。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档案管理要求的日益提高,巡视巡察档案整理工作应持续探索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为实现党长期执政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