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周文婷

420113199412190020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工程造价是工程建设管理中十分关键的部分,传统造价管理技术很难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项目成本进行精准控制,导致实际成本高于工程造价的情况时常发生,为建筑企业带来较大经营压力。科技发展为BIM技术的应用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在建筑行业内BIM技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对于工程造价工作效率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BIM技术;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正文


引言

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和工程项目招投标制度的普及,建筑企业面临提高成本预算准确率、提升投标中标率以及优化工程造价控制的迫切需求。传统的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存在诸多局限,如信息不对称、数据滞后、计价效率低下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建筑项目对精细化控制和高效运营的需求。引入BIM技术,可以实时更新与共享工程数据,并为技术方提供与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相关的信息,实现多参与方的资源共享。此项技术不仅提高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效率,还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为项目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一种以数字仿真为基础,通过对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进行系统的管理和优化,实现建筑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集成与仿真技术。在BIM技术的支持下,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及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能够更加清楚、直接地展现出来。BIM技术是一种可视化、协调、仿真、优化、易读的新技术,已被大量应用于工程项目的设计、建设、维护、运行、管理等各个方面。而未来,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BIM技术将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更高效的建筑模型生成、设计优化和冲突检测。

2BIM技术在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项目策划阶段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中,在前期策划阶段对项目整体成本进行初步估算,是工程造价管理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决策者需要根据初期成本估算,评估可用资本,考量机会成本,并审视自身的技术能力,作出科学的决策。投资决策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造价管理的前端,而造价管理的核心在于确保设计概算不超过前期的投资估算,同时确保施工预算低于设计概算。因此,提高前期成本估算的准确性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后续工程成本的精确控制。BIM技术融合了比例估算法、系数估算法等多种常用计算方法,结合信息收集与处理技术,能全方位收集建筑信息数据,估算材料、人工、机械费用等支出,形成较为准确的初期成本预算。在初期概念设计时,也需要考虑成本估算。利用BIM平台,可以同时创建多种设计方案,构建直观的三维模型,并对其进行详细的成本分析,从视觉效果和经济效益层面上帮助决策者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在明确投资指标的基础上,选出最具性价比的设计方案。在策划阶段,BIM能详细列出所需材料清单,明确全部材料种类、数量及规格,为后续采购和调度做好充分准备,提高材料采购计划的准确性,防止成本估算错误导致施工期间出现资源短缺等现象,被迫延误工期,追加成本。

2.2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BIM软件的量算功能可将项目成本数据与数据库内相似项目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出招标限价与工程量明细。造价人员能够借助数据库检索获取精准的价格资料,并结合地域特性对招标限价进行分析,进而降低招标投标阶段的风险。此外,投标者可利用BIM模型核对工程量明细,提高报价单的制作和投标效率。同时,结合市场分析,投标者能够提出更具吸引力的报价方案。

2.3推广BIM技术造价管理中标准化执行

在当今的建筑行业中,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工程造价管理的应用方面也日益广泛。所以,为了确保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高效性,就一定要制定完善的应用标准和应用规范,这些规范和标准能够确保BIM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为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有力的数据帮助。第一,通过制定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使用标准,能够明确数据的来源、内容、格式和质量要求,能够确定BIM的精准度、完整性,确保不同参与方在使用BIM数据时能够实现统一的标准,减少因数据差所造成的错误和差别;第二,还能够通过建立BIM技术的更新和维护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于完善BIM技术的规范性极为关键。在规范中,应明确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时的具体使用方式、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比如:在开展工程计算、材料管理和成本分析方面,都应该制定详细的操作指南与规范,确保项目团队能够熟练地掌握闭幕的使用方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正确使用。另一方面,规范也要包括BIM技术的风险评估和质量控制内容。保证BIM技术在使用时能够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有效降低项目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标准以及规范后,正确地推广BIM技术的最佳实践方案,也是提高行业对于BIM技术的使用和认识的重要方式。通过收集整理行业内成功的BIM使用案例,能够展示出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优势,激发出更多企业或团队对于BIM技术的使用热情。通过案例的分享和交流,也能够促进行业内BIM技术的普及,进而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

2.4施工阶段应用

在工程项目施工这一阶段,通过BIM技术可以对市场材料价格变化情况进行动态分析,实现了信息的随时更新。前期进行工程项目实体建模,随后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量、材料单价的精细化计算,结合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要求进行精准采购,并让各个专业部门按额领料。另外,利用BIM技术可以对工程项目变更信息进行实时展示,避免工程项目工程款超付和延付,工程项目的索赔发生率也将大大降低。在使用BIM技术的同时,也可以将VR技术作为辅助,利用计算机工具构建大型可视化的现场临时设施布置方案决策系统。

2.5竣工阶段的应用

竣工阶段是工程建设的最终阶段,做好竣工验收与结算工作,能从科学的视角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更准确、更科学的评价,该环节的落实效果直接关系到工程能否投入使用。在竣工验收过程中,企业需对工程的实施管理进行详细的梳理,以确保所有相关单项造价信息得到准确处理。竣工支付不仅是工程款项的最终结算,更是对施工质量、材料使用、进度控制等各方面的综合考核。在进行竣工支付时,企业需将实际的施工情况与施工竣工支付报价进行对比,确保支付的金额与完成的工程量及质量相符。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经常存在各种问题,导致竣工支付过程中出现纠纷、权益流失等情况。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许多企业采用BIM技术将各种基础信息记录并保存在BIM模块中。能够确保从项目的设计到施工,再到竣工阶段,所有的数据和信息都是相互关联和可查询的。这种信息化管理方式大幅提高了项目管理的效率与精度。在竣工支付阶段,基于BIM模块中的关键信息,企业能够对造价进行更精细化控制。例如,预算员可利用BIM技术自动生成材料清单和费用明细进行审核,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此外,由于BIM模型中的信息是实时更新的,预算员能够及时追踪项目的进展情况,从而及时调整支付计划。

结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中通过纵向数据贯通和横向各方协作,实现了从设计、招投标、施工到竣工阶段的全方位造价管理。在设计阶段,BIM技术辅助成本预算,优化设计方案;在招投标阶段,降低风险,提高报价效率;在施工阶段,推动标准化管理,降低成本浪费;在竣工阶段,确保造价准确性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耿欢.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造价标准化管理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2024,22(04):79-82.

[2]李安乐,李银州,陈子文.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以凤凰村站区标准化改造工程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3(15):79-81.

[3]王小艳.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合同管理的标准化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3(03):16-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