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质量管理在潜水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摘要
关键词
潜水工程;质量管理;重要性
正文
引言
潜水项目是一向在高压环境下进行的一种特殊的危险性工程项目,由于作业条件复杂,劳动强度较大,环境变化不可预测,因此必须严密组织,精心指挥,配以严格的质量管理,从“人、机、法、料、环”五个因素严格控制,掌握好各个环节的质量关键点,质量把控好坏关系到潜水工程是否能顺利实施。
1. 潜水工程项目的特殊性
潜水工程项目在中国海洋石油工程项目中划分为高危风险作业,其施工涉及面广,工作环境复杂,影响作业的因素较多,是一个极其复杂且风险等级较高的工程项目,由于作业环境复杂多变,水下环境瞬息万变,劳动强度大,因而对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更高,质量管理也更加重要,其中影响潜水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为“人、机、法、料、环”[1]。项目开工前,对这五方面因素加以审查,严格把关,是保证潜水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也是质量管理的五个重要审核环节。
2. 质量管理重要性分析
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全面的且动态性的管理,完善项目的质量管理决定项目实施顺畅与否的关键,不仅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也能树立公司品牌。
质量管理的目的:
1)提供满足业主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服务;
2)保证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3)保证从事项目的“人、机、法、料、环”五因素满足施工要求;
4)实施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提高项目工程质量及管理绩效。
2.1项目启动前质量管理
接收到业主委托后,必须明确潜水作业任务的来源、性质、时间、施工地点和作业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和HSE计划书,包括制定质量管理措施、安全分析等,根据工作要求和工作量确定人员资质和数量、机具数量、材料需求量、方法的要求,根据潜水项目作业特点、质量目标、工程进度等进行人员、机具的合理配置,并对人员、机具的资质和有效性进行审核。
2.2项目实施阶段
2.2.1明确项目施工各流程(准备阶段、检验阶段、验证阶段、完成阶段)的质量管理,对工程成各类人员的质量职责、权限加以明确制定施工流程责任清单,同时保留各个过程的质量管理记录。
2.2.2每天在项目进行之前进行班前会、班后会,对当天的作业内容加以明确并充分了解所执行的工作内容,进行风险分析,以及如何进行质量管理和各环节质量把控,以满足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把控的要求,确保项目施工顺利进行。
2.2.3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设备的质量管理,要检验设备是否在检定有效期内,是否满足检测要求,使用前对设备进行校准、试机,使用后要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2.4做好项目中人员、设备、材料的质量管理工作。
1)人员:
Ø 具有与项目相关的资质证书,且证书在有效期内并在整个项目工期。如潜水员证、水下磁粉检测证、潜水监督证等,其中潜水监督证、潜水员证书、特殊工种证书需提供中国特殊工种查询网上进行查询并截图;
Ø 有社保及不低于20万保额的意外险;
Ø 在有效期内潜水员职业健康体检报告。
2)设备:
Ø 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运行正常;
Ø 有专人负责维护保养;
Ø 设备操作规程;
Ø 设备运行记录、维护保养记录;
Ø 项目所用安全阀、压力表证书在检定有效期内且涵盖整个项目作业工期;
Ø 高压水设备由专人操作,并进行出海前设备试压及自检工作;
3)材料规格、性能必须满足作业要求,从正规承包商处购置,具备与之相符的出厂证明等。
4)人员、设备在作业过程中,证书过期必须停止作业,及时送检。
2.2.5做好质量管理信息保存工作。施工人员做好质量技术交底、设备调试、运行记录,并及时进行信息汇总分析,针对所发现的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及时完善。
2.2.6做好项目施工中质量点的控制:关键检测点、薄弱部位、高风险部位,对以上几类进行充分分析、考虑,制定最佳施工方案。水下海生物清除质量控制关键点为水下设施、人员是否符合要求。因水下海生物清除是潜水员在水下进行,除了潜水员水下探摸外,最有效、直观的方法是借助水下检测手段来了解水下海生物清除情况。主要采用的方法为水下摄像,根据水环境的情况进行选择浑水检测和清水检测,主要利用潜水员手持水下摄像器对准欲摄像的清理部位,传输到岸上或船上的监视器并录像,这样及时、准确、清晰的发现海生物清除程度是否符合作业要求,如发现有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可以要求马上整改,以达到质量控制的目的。
2.2.7“事前、事中、事后”
在项目质量控制方面:坚持质量标准、公司规章制度,严格核查,按照项目作业要求做好“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的质量管理工作,坚持质量为重的原则,质量标准严格核查并形成记录,一切以数据说话,抓好质量控制,保证项目合规开展。
事前质量控制重点是项目启动前的准备工作,且要贯穿于整个项目全过程:
a) 技术准备 熟悉和审查项目的施工方案、HSE计划书,了解组织机构;
b) 人员准备 满足项目要求资质的作业人员;
c) 机具准备 包括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要满足项目要求;
d) 项目启动前准备
人员、机具、物料到位,对人员、机具证书进行审核,其中潜水项目作为重大风险作业项目上报上级单位备案,人员做好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工作,JSA分析,明确各个人的工作责任,对质量风险进行辨识并明确质量风险等级等;
事中质量控制是指在项目作业过程中进行的质量控制,其具体措施是:
a) 进行班前班后安全技术质量交底会;
b) 填写施工日志,记录当天的作业信息;
c) 设备使用前自检有记录;
d) 人员、机具变更重新提交资质证书,办理项目开工资料;
e) 质量处理有复查;
事后质量控制指项目完工后的质量控制。
a) 项目完工报告;
b) 提交业主验收;
c) 项目完工归档资料自审。
2.2.8质量风险识别
质量风险识别的核心是针对工程质量、安全的全面管理与监督,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风险、减少损失为工作目标。我部为此制定了相应的计划措施:
a) 加强设计风险的识别与风险控制。
b) 建立风险控制台账,实行风险动态管理。
c) 强化安全教育和施工方案审核,完善安全监管体系。
d) 强化重大危险源的跟踪控制和应急预案的可执行性进行过程控制,有利于风险事故的减少。
2.3项目组质量职责
a) 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对所施工项目的质量具体负责。
b) 按质量体系文件程序和设计文件、施工方案、HSE计划书、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确保满足合同要求。
c) 对文件和资料进行管理并使用有效版本。
d) 对数据具有可追溯性。
e) 严格按作业指导书、规格、规范施工。
f)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使其满足作业需要。
g) 精心施工,杜绝质量事故的发生,
h) 做好项目过程中记录、统计等工作。
2.4项目质量员
a) 负责项目施工方案中质量部分的编制工作;
b) 根据作业过程、项目验收及交付,独立行使质量管理职权;
c)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作业不按照合同、作业指导书、标准规范及法律法规时,有权停止其作业。
d) 负责作业过程中质量风险辨识;
e) 参与进场设备、材料的检验和试验。对经手的检验、试验报告结果和数据
f) 进行记录,负责对质量记录的控制、监督和保存。
2.5完工后质量管理
项目完工后要对项目施工文件进行整理提交,主要包含项目开工申请、人员、设备信息、安全技术交底记录、风险分析、质量评估、质量风险分析、班前会、班后会、完工报告等。
a) 项目组成员对完工资料进行编制,整理,
b) 项目负责人对完工资料进行数据核查和技术性审查,同时审核人员须具备对应的专业技术资格和级别,如不符合的应组织有资质的技术人员参与共同审核;
c) 首席工程师对完工资料技术要求进行复审,并签署意见;
d) 项目成员将通过复审的完工资料提交档案室归档。
e) 对水下录像要按照行业归档要求进行保管。
结语
由于潜水作业属于高风险作业项目,对质量管理的要求也更高更细,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具体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结合项目实际,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合理优化资源配置、施工效率和质量管理水平得以提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江志强,海洋石油钻井作业风险管理与安全评价分析[J].化工管理.2021,9:98-99
作者简介:第一通讯作者信息,姓名 :唐晓娟,性别:女,出生年月:1980.4,籍贯:山西祁县,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质量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