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翟立昌

13052119961203157X

摘要

在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当下,施工质量始终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关注点。传统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建筑项目时,逐渐暴露出信息沟通不畅、预控能力不足等问题。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数字化手段,以其强大的信息整合与可视化模拟功能,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带来了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旨在深入研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BIM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与社会稳定,随着建筑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日益复杂,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水平迫在眉睫。BIM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如信息的集成性、协同性等,正逐步改变建筑工程的管理模式。探索BIM技术在施工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不仅能优化质量管控流程,还能推动建筑行业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迈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BIM的特征

BIM具有诸多显著特征,可视化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它能将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以三维立体的直观形式呈现,让各参与方清晰看到建筑的整体与细节,提前发现设计与空间布局问题。协同性也极为关键,不同专业人员可在同一BIM平台上进行工作,实现信息实时共享与交流,有效避免因沟通不畅导致的错误与冲突,极大提高工作效率。模拟性使项目在实际建造前就能进行多种模拟,如施工进度模拟、能耗模拟、紧急疏散模拟等,通过模拟预测问题并优化方案。此外,BIM还具备优化性,基于大量数据和模拟分析结果,对项目的设计、施工方案等进行优化,提升项目质量与性能。同时,其信息完备性涵盖从设计到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的各类信息,为项目各阶段决策提供全面且准确的依据。

2BIM技术对施工质量控制的潜在影响

BIM技术对施工质量控制有着多方面的潜在影响,在信息整合与共享上,它打破了各参与方之间的信息壁垒,将设计、施工、材料供应等多方面信息集成于统一模型,使各方能实时获取准确数据,避免因信息误差导致的质量问题。借助可视化模拟功能,能提前发现设计冲突与施工难点,如空间碰撞、施工工艺不合理等,在施工前进行优化,减少施工中的变更与返工,保障施工质量。再者,通过施工进度与质量协同管理,将进度计划与BIM模型关联,可实时监控施工进展,及时纠正偏差,确保各工序按质量标准有序进行。另外,基于BIM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利用移动终端结合模型进行现场检查,使问题记录更直观准确,整改过程可追溯,有助于提高验收效率与质量,为整体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3BIM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实施策略

3.1建立建筑工程BIM模型

BIM技术的本质是一个数据处理软件,通过对项目数据的智能分析和处理进行模型搭建并实现施工过程模拟演示。因此,搭建工程项目的第一步就是要输入格式正确的参数,利用某些插件可以实现自动导入数据模板和快速建模。不断对参数模型进行优化调整,实现对施工质量的动态控制。在完成初步建模后,需将各类建筑构件、系统等详细信息准确录入模型。同时,关联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等数据,使模型成为施工质量控制的信息中枢。后续随着工程进展,依据实际情况持续更新模型,借助其直观性和协同性,为质量管控提供精准有力支持。

3.2基于BIM的施工技术交底

传统的施工技术交底多以图纸和文字说明为主,往往不够直观,施工人员可能难以全面理解复杂的施工要求。基于BIM技术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则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利用BIM模型的可视化特点,将施工流程、关键节点、技术要求等以三维动画或虚拟现实(VR)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对于建筑的防水施工环节,通过BIM模型可以清晰展示防水层的铺设顺序、阴阳角的处理方式以及不同材料的衔接部位等细节。在交底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可以借助BIM模型,与施工人员进行实时互动交流。施工人员能够随时提出疑问,技术负责人通过操作模型进行详细解答,确保施工人员真正理解施工要点。

3.3BIM与施工进度及质量协同管理

施工进度与质量紧密相关,合理的进度安排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借助BIM技术可实现施工进度与质量的协同管理。将施工进度计划与BIM模型进行深度关联,形成4D施工进度模型。通过该模型,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施工阶段对应的工作内容和质量控制要点。例如,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模型能够按照进度计划展示每层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以及钢筋绑扎的规范标准等。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将实际进度与BIM模型中的计划进度进行对比分析。一旦发现进度偏差,及时分析对后续施工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因进度滞后导致混凝土浇筑间隔时间过长,可能影响混凝土的整体性和强度,此时就需要调整施工方案,确保质量不受影响。

3.4基于BIM的现场质量检查与验收

传统的现场质量检查与验收工作往往依赖人工记录和经验判断,容易出现信息不准确、不完整以及检查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基于BIM的现场质量检查与验收则能实现更加科学、高效的管理。施工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结合BIM模型进行现场质量检查。在检查过程中,通过移动设备扫描构件二维码或定位功能,快速获取该构件在BIM模型中的详细信息,包括设计参数、质量标准等。同时,将现场实际检查情况,如尺寸偏差、外观质量等信息实时录入到BIM模型中,并与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部位,系统自动在BIM模型上进行标注,并生成详细的质量问题报告,明确问题位置、类型和整改要求。整改完成后,再次通过移动设备进行复查,更新BIM模型中的质量状态。在验收阶段,依据BIM模型中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检查记录,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全面、准确的验收,确保验收结果真实可靠,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

3.5BIM助力质量问题追溯与整改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快速准确地追溯问题根源并进行有效整改至关重要。BIM技术为质量问题追溯与整改提供了强大的支持。BIM模型完整记录了从设计到施工各阶段的信息,包括材料供应商、施工人员、施工时间等详细数据。当发现质量问题时,通过在BIM模型中查询相关信息,可以快速定位问题产生的环节和责任人。例如,如果某区域的墙面出现裂缝,通过BIM模型可以查看该墙面施工时的材料使用情况、施工工艺执行记录以及当时的施工人员信息,从而分析出问题是由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不当还是人员操作失误等原因导致的。根据问题追溯结果,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并在BIM模型中进行详细标注。整改过程中,利用BIM模型实时跟踪整改进度,确保整改工作按计划进行。整改完成后,将整改结果记录在BIM模型中,形成完整的质量问题处理档案。

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展现出巨大潜力与应用价值。通过建立精准模型、实现协同管理、助力质量检查与追溯等多方面应用,有效提升了施工质量管控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国华.BIM建筑模型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实践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3,21(24):147-149.

[2]王瑞红.探讨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22,(Z1):122-124.

[3]苏艳刚.探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02):28-31.

[4]位祥.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22,41(04):140-142.

[5]曾妮,颜红专,艾丽.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02):39-40.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