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改革下创新造价管理模式的研究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引言
2020年7月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出台《工程造价改革工作方案》,该文件顺应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总基调,促进了工程造价行业的深化改革,加快建立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接着2022年8月1日起施行《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咨询标准》,旨在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提供全生命周期统一贯穿的服务,提升工程咨询企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在造价改革的大背景下,创新尝试成为了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如信息化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引入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共享性,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不透明性。建立造价案例库数据系统,促进工程造价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共享,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为项目顺利推进及快速决策提供有效数据支撑。
一、创新造价管理模式
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工程造价行业提供了新的机遇。通过引入BIM、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可以大幅提升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效率,推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引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实现对工程造价的精准预测和评估。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造价的准确性和效率,还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构建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工程造价的实时监控和动态调整。这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有效控制项目成本。
大数据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工程造价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提高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预测工程造价趋势,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共享和互通。通过信息化平台,可以方便企业获取工程造价信息,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
二、创新造价计价模式
随着造价资质的取消,预算定额的淡化,越来越趋向国际上的做法,如香港测量师行的做法,要实现这一途径,就要首先储备大量的行业数据,建立同类项目的案例库。
大数据案例库建立:建立造价案例库的目的,如为项目前期投资咨询、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施工图预算、竣工结算等提供数据支持,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或为行业内的学习、交流、研究提供参考。根据企业、行业或项目的实际需求,分析需要收集的造价案例类型、范围、深度等。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造价预测和风险评估能力。实现工程造价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协同工作。具体如下:
(一)、案例收集与整理
案例来源:
企业内部案例:收集企业内部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造价项目案例,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行业公开案例:从行业协会、专业网站、学术期刊等渠道获取行业内的公开案例,增加案例库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合作单位案例:与合作伙伴、同行业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享造价案例资源。
案例筛选:根据案例的代表性、完整性、准确性等标准,对收集到的案例进行筛选,确保案例库的质量。
案例整理:对筛选后的案例进行整理,包括项目概况、造价数据、图纸资料、合同条款等信息的归档和分类。
(二)、案例库构建
数据库平台选择:选择适合的数据库平台或系统,如关系型数据库、非关系型数据库或专业的造价案例库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案例数据。
数据标准化:对案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包括统一数据格式、编码规则、计量单位等,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分析性。
案例模板制定:根据实际需求制定案例模板,明确案例的填写要求和格式,便于后续的案例整理和入库工作。
案例入库:将整理好的案例按照模板要求录入数据库平台,建立完整的造价案例库。
(三)、案例库应用与维护
应用推广:通过内部培训、宣传资料等方式,向企业员工推广造价案例库的使用方法和价值,提高案例库的利用率。
定期更新:随着市场的变化和新技术的应用,定期对案例库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案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案例库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潜在规律和趋势,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支持。
权限管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案例库的访问权限和使用规则,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四)、案例库的价值与意义
提升工作效率:通过案例库可以快速获取相似项目的造价数据和经验做法,减少重复劳动和错误率,提升工作效率。
优化决策过程:案例库中的数据和经验可以为企业的投资决策、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等提供有力支持,优化决策过程。
促进行业发展:案例库的建立有助于行业内的学习、交流和研究,推动工程造价行业的整体发展。
三、创新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
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将工程量清单与造价软件相结合,提高清单编制和计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如广东省造价协会联同各地市造价协会正在编制的“多层级清单系统”广东省公路工程的“三级清单”系统,采用多层级的图纸与软件的有机融合,实现从预算、结算到决算的量价统一。在清单预算附件录入详细的三级清单,可以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变更工程的费用的快速计算和测算,为项目快速决策提供准确而又可靠的数据。
推广标准化计价:推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减少计价过程中的争议和纠纷。
四、开发智能造价软件
集成估算、预算、结算等功能:开发智能化的造价软件,能够自动完成估算、预算、结算等工作,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
支持自定义模板和参数:软件应支持用户自定义模板和参数,以满足不同工程项目的特殊需求。
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建立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报表生成等功能于一体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结算、估价等基本工作的信息化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如土建工程的广联达、易达算量软件;公路工程的纵横软件。
数据集成与共享平台:
整合各个环节的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确保不同部门和岗位之间能够协同工作,避免信息孤岛和数据重复录入的问题。如我公司的《宜众项目管理软件》。
五、创新招标模式
推广电子招标:采用电子招标系统,实现招标文件的在线编制、发布、递交和评审,缩短招标周期,提高招标效率。
如佛山市招投标改革,通过实施“集中管理”,规范全市招投标市场,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同时采用“电子评标”、有效提升定标效率,同时增加透明度。实施“评定分离”并引入定标前“考察、答疑”,在择优选择单位的时候更加全面、有效,而不是仅凭“一纸”标书定输赢。
引入第三方评审机制:在招标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评审机构,对投标文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审,确保招标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如佛山市的同步预防及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介入,助推项目的有序开展。
六、创新造价咨询服务
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从项目前期规划到项目竣工结算,提供包括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概预算、结决算等全生命周期造价咨询服务。
定制化服务方案: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方案,以满足不同项目的特殊需求。如“造价咨询+法律服务”,“造价咨询+投融资咨询服务”等以造价为核心的“一元多专”的“造价+N”的服务形式。
七、创新材料采购模式
集中采购:通过集中采购的方式,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信息化动态管理:建立动态库存管理系统,实时掌握材料库存和波动情况,避免过度采购、浪费和价格的重大偏差产生不必要的费用索赔。
定期对材料信息价进行预测、评估和反馈,了解行业及市场材价的走向和波动情况,为工程建设及前期投资咨询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八、创新施工阶段投资管控
运用BIM技术:通过BIM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数字化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的可视化,减少不必要的变更。
引入智能监控设备:在施工现场引入智能监控设备,实时监测施工进度和安全情况,确保项目顺利进行,避免工期的延误。
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BIM技术,实现三维可视化投资管控。通过建模与可视化、工程量与清单编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错误率、优化决策过程和提升协同能力等方面的应用,BIM技术正在逐步改变工程造价行业的传统模式,推动行业向更加高效、准确、协同的方向发展。
利用BIM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成本估算和进度控制,提高管理的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可以实现
(一)建模与可视化:
BIM技术能够通过建模软件将建筑元素、构件、材料等进行精细的建模,直观地展现建筑物的形态和空间结构。这种三维可视化模型不仅有助于工程造价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还能提高造价的准确性。
造价人员可以基于BIM模型进行工程量计算和造价估算,通过可视化界面直观地查看各项工程量的分布和造价构成,从而更精确地掌握项目成本。
(二)工程量与清单编制:
BIM技术可以自动提取和计算建筑物各构件的数量和规格,并生成工程量清单。这一过程减少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工程量清单的准确性和效率。
造价人员可以基于BIM模型生成的工程量清单进行造价分析,快速准确地计算出项目成本,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三)提高造价管理效率:
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工程量计算和造价估算工作更加高效、准确。通过自动化计算和可视化展示,造价人员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更高价值的工作。
(四)降低人为错误率:
传统的手工计算方式容易出现人为错误和遗漏。而BIM技术通过自动化计算和三维可视化展示,减少了这些错误和遗漏的可能性,提高了造价工作的可靠性。
(五)优化决策过程:
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物进行可视化分析,如能源分析、结构分析、布局分析等。通过模拟不同方案的效果和成本,造价人员可以更加科学地评估不同方案的优劣,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六)提升协同能力:
BIM技术促进了项目各方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共享BIM模型,设计、施工、造价等各方可以实时查看项目进展和成本情况,及时沟通和协调问题,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
(七)、BIM在造价可视化中的实际应用案例
在实际项目中,BIM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在建筑设计阶段,BIM模型可以帮助造价人员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工程量,并生成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在施工阶段,BIM模型可以实时更新施工进度和成本信息,帮助造价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在竣工结算阶段,BIM模型可以提供完整的项目成本数据,为竣工结算提供有力支持。
九、创新项目结算模式
推广过程结算,采用按项目进展进行分阶段结算,可以动态的测算项目费用及实行及时结算,有效缓解资金压力的同时助推项目的进展。
多方参与结算:采用多方参与的结算模式,引入第三方审核等机制,确保项目结算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推广电子化结算:推动项目结算的电子化进程,减少纸质文件的使用和流转,提高结算效率。
综上所述,造价改革下的创新尝试涵盖了管理模式、定额计价模式、清单计价模式、软件开发、招标模式、咨询服务、材料采购、施工阶段投资管控管理和项目结算等多个方面。这些创新尝试有助于推动工程造价行业的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工程造价改革及创新造价管理模式的实施,将有效推动工程造价行业的规范化、高效化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建立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策略,工程造价管理将更加科学、精准和高效。未来,工程造价行业将朝着专业化、多元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潘震1 潘文学2 基于工程造价咨询企业转型全过程工程咨询高质量发展的策略研究 工程造价管理 2023(3):81-86
[2]刘大同 赵彬 王敏 工程造价改革背景下造价数据库建设研究 工程造价管理 2024(2):7-11
[3]张莉.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9):127-130.
[4]周频1 丁红军2 ,建设工程施工过程结算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工程造价管理 2023(5):93-97
[5]竹隰生 王舒琪 对我国计价定额市场化改革的思考[J] 建筑经济2015(4):55-58
[6]马紫聆.浅谈BIM 技术在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2018(07):288-290。
作者简介:杨燕平(1979.03),学历:本科,民族:汉,性别:女,籍贯(广东省云浮市),毕业学校: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毕业专业:土木工程,职称:高级工程师,单位名称:广东宏正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工程造价),邮编 :528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