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安全冗余设计与可靠性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安全冗余设计;可靠性分析
正文
高速铁路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高效、快捷的特点,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发展。信号系统作为高速铁路的核心控制系统,直接关系到列车的运行安全和效率。一旦信号系统出现故障,可能导致列车延误、甚至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确保信号系统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安全冗余设计作为提高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一、安全冗余设计原理
冗余是指在系统中增加额外的资源或功能,以此提高系统在部分组件发生故障时仍能正常运行的能力。根据冗余资源的类型和实现方式,可分为硬件冗余(如采用双机热备、多模块冗余等增加硬件设备的方式)、软件冗余(通过编写冗余软件代码或采用容错算法来提高系统可靠性)以及信息冗余(在数据中添加额外校验信息用于数据传输或存储时检测和纠正错误)。安全冗余设计意义重大,它能够有效提高系统的容错能力,当系统中某个组件出现故障时,冗余组件能及时接替工作,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进而减少系统的故障停机时间,提高系统可用性,还能避免因系统故障引发安全事故,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冗余设计
(一)硬件冗余设计
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里,硬件冗余设计是保障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其中双机热备和多模块冗余应用广泛。在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及车站联锁系统中,双机热备发挥着关键作用。两台主机同时运作,承载相同程序与数据,一台负责实际工作,另一台则时刻待命。工作机不断向备用机传递自身状态信息,一旦工作机出现故障,备用机可迅速响应,无缝衔接工作,确保系统持续运行,避免因故障导致控制中断。而在区间闭塞系统的轨道电路等关键设备上,多模块冗余大显身手。多个功能相同的模块并行工作,当某个模块出现问题时,其他正常模块会协同维持系统基本功能,有效提升了设备的可靠性,为列车在区间内的安全运行筑牢防线[1]。
(二)软件冗余设计
软件冗余设计对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稳定同样不可或缺,主要体现在容错算法和软件版本冗余两方面。在软件设计时,容错算法能有效应对软件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在数据处理阶段,多次校验和比对数据,可及时揪出错误并修正;程序流程控制中,异常处理机制也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让程序能自动恢复或切换备用流程,保证软件稳定。另外,软件版本冗余为系统增加了一道保障。系统同时存储多个不同版本的软件,当正在运行的软件版本出现漏洞或故障时,可及时切换到其他可靠版本,使系统继续正常工作,降低软件故障对信号系统的影响,保障列车运行控制指令的准确下达和执行。
(三)信息冗余设计
信息冗余设计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中,通过校验码和备份数据两种方式,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在数据传输和存储环节,校验码技术应用普遍。以循环冗余校验码(CRC)为例,在通信数据中添加该码后,接收端可依据校验结果判断数据是否准确。若校验失败,发送端会重新发送数据,保证数据可靠传输[2]。同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也是关键措施。像列车运行计划、设备配置信息等数据,一旦丢失或损坏,后果不堪设想。通过定期备份,在原始数据出现问题时,能迅速利用备份数据恢复,确保信号系统依据正确数据运行,进而保障列车安全、有序地行驶。
三、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
(一)故障树分析(FTA)
故障树分析(FTA)是一种用于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有效方法。在构建故障树时,首先要选定一个信号系统故障事件作为顶事件,例如列车超速报警故障。以这一事件为出发点,按照故障发生的逻辑关系,深入剖析导致该故障出现的各种原因事件,涵盖硬件故障、软件故障以及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进而构建出完整的故障树模型。定性分析阶段,对故障树的结构展开深入研究,找出所有能致使顶事件发生的最小割集。最小割集代表着引发顶事件的最小基本事件组合,通过分析这些组合,能够精准确定系统的薄弱环节,为系统的改进和优化提供明确方向。
(二)马尔可夫模型
马尔可夫模型在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可靠性分析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是状态定义与转移概率确定,依据信号系统的不同运行状态,如正常运行、故障状态和维修状态等,来界定马尔可夫模型的状态空间。然后,通过对系统历史数据的详细分析,或者借助专家的丰富经验,确定不同状态之间的转移概率,以此描述系统在不同状态间的转换规律。在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便进入可靠性指标计算环节。利用马尔可夫模型的数学方法,可以计算出系统的各项可靠性指标。其中,稳态可用度反映了系统在长期运行中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的概率,故障频率则体现了系统在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次数。这些指标能帮助工程师和运维人员更直观地了解信号系统的可靠性状况,为系统的设计优化、维护计划制定提供有力的决策依据,确保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稳定可靠运行[3]。
四、应用案例分析
(一)某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安全冗余设计实例
某高速铁路在信号系统设计中,采用了双机热备的硬件冗余方式对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同时,在软件方面,采用了容错算法和软件版本冗余技术。在信息冗余方面,对关键数据采用 CRC 校验码进行校验,并定期备份重要数据。通过这些安全冗余设计措施,有效提高了信号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基于可靠性分析的系统优化
通过对该高速铁路信号系统进行故障树分析和马尔可夫模型分析,发现系统中部分硬件设备的故障率较高,对系统可靠性影响较大。针对这一问题,对这些硬件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了更高可靠性的产品,并加强了设备的维护管理。经过优化后,再次进行可靠性分析,结果显示系统的可靠性指标得到了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系统故障发生的概率,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五、结论
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安全冗余设计与可靠性分析是保障列车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环节。通过合理采用硬件冗余、软件冗余和信息冗余等设计手段,能够有效提高信号系统的容错能力和可靠性。同时,运用故障树分析、马尔可夫模型等可靠性分析方法,对信号系统进行量化评估,为系统的设计、维护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在未来的高速铁路发展中,应不断完善信号系统的安全冗余设计和可靠性分析技术,以适应不断提高的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要求,推动高速铁路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洪赭,闫连山,陈建译,李赛飞,徐斯润.基于威胁分析的高速铁路信号系统风险评估方法[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22,57(06):1334-1341.
[2]张宏扬,段武,王龙生,梁志国,关恽珲.基于PDS的铁路信号冗余结构危险失效概率计算方法[J].铁道标准设计,2020,64(04):168-174.
[3]孙彦英,贾华强,王继星,袁伟家.中国高铁信号工程安全评估工作探讨[J].铁道技术监督,2020,48(02):17-18+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