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正文
引言
在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当下,建筑行业正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路。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凭借其独特优势,成为建筑领域的焦点。这种技术打破了传统建筑施工的固有模式,将部分施工环节前置到工厂,实现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提升建筑品质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施工现场的环境与管理。从基础工程到装饰装修,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正逐步改变建筑工程的面貌,深入研究其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显著特点,施工效率高,预制构件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的同时现场进行基础施工准备,构件完成后运输至现场快速组装,大大缩短整体工期。质量可控性强,工厂生产环境稳定,采用先进设备与工艺,严格质量检测流程,能有效保证构件质量。再者,节能环保优势突出,减少施工现场湿作业,降低水资源消耗,大幅减少建筑垃圾排放,且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能源利用效率更高。另外,工业化程度高,生产环节实现自动化、标准化,减少人工干预,不仅提升生产精度,还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由于构件在工厂预制,受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小,能更好地保障施工进度按计划推进。
2装配式建筑对施工的影响
装配式建筑对施工产生多方面影响,在施工效率上,构件在工厂预制与现场基础施工同步进行,运输到现场后快速组装,极大缩短工期,如一些高层装配式住宅可比传统建筑缩短数月工期。质量把控方面,工厂标准化生产环境和严格检测流程,使构件质量更稳定,减少现场施工质量通病,提升建筑整体质量。施工安全上,减少现场湿作业和高空作业量,降低安全风险。不过,装配式建筑对施工管理要求更高,需精准协调构件生产、运输、安装各环节,否则易出现供应不及时或现场混乱;对施工人员技术要求也有改变,需掌握新的安装工艺和设备操作。此外,前期施工规划需更细致,从场地布置到临时设施搭建,都要充分考虑装配式施工特点,以保障施工顺利开展。
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3.1预制构件设计
在装配式结构设计中,通常不设置次梁,减少装配构件和结构复杂度。在梁、柱等预制件的设计时,要了解工厂制造的构件种类,如断面尺寸。在设计墙体的过程中,墙体设计要尽量方便施工和砌筑。使用连接设计时,连接方式取决于连接类型。如果是双面叠合板,则不必改变受力;如果为单向预应力轧制板或预应力空心板,应改为单向传力。
3.2预制构件生产
预制构件生产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基础环节,在生产过程中,首先要确保原材料的质量,严格把控水泥、钢材、砂石等材料的进场检验,保证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生产工艺方面,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精度。例如,通过高精度的模具制作,确保构件尺寸的准确性;利用振捣设备使混凝土密实均匀,提升构件的强度和耐久性。对于不同类型的预制构件,如预制柱、梁、板等,要制定专门的生产流程。以预制柱为例,在钢筋绑扎环节,要保证钢筋的间距、数量和锚固长度符合设计;模板安装要牢固且拼接严密,防止漏浆;混凝土浇筑时,控制好浇筑速度和高度,确保柱体质量。
3.3预制构件运输与存储
预制构件运输与存储是保证构件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运输过程中,要根据构件的尺寸、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运输车辆和固定方式。对于大型构件,如预制箱梁,需采用专门的平板拖车运输,并用钢丝绳、紧线器等工具进行牢固绑扎,防止运输途中发生碰撞和移位。运输路线的规划也至关重要,要提前了解路况,避开道路狭窄、坑洼地段以及交通拥堵时段,确保运输时间最短化,减少构件因长时间颠簸而受损的风险。构件到达施工现场后,合理的存储必不可少。应按照构件的类型、规格和使用部位进行分区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识牌。存储场地要坚实平整,并有排水措施,防止积水对构件造成侵蚀。对于不同类型的构件,存储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预制柱应采用垫木垫高,分层码放,每层垫木位置要上下对齐;预制板则需采用专用的存放架,倾斜一定角度存放,避免构件变形。
3.4预制构件安装
预制构件安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核心环节,安装前,要对基础和预埋件进行仔细检查,确保其位置准确、强度满足要求。同时,对安装现场进行清理和平整,为构件安装创造良好条件。在安装过程中,根据构件类型和重量选择合适的吊装设备,如起重机、塔吊等。对于大型构件的吊装,要制定详细的吊装方案,明确吊装顺序、吊点位置和起吊高度等参数。例如,预制柱的吊装,要通过经纬仪和水准仪精确控制柱体的垂直度和标高,确保安装精度。构件连接是安装的关键步骤。采用焊接、螺栓连接或灌浆套筒连接等方式,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以灌浆套筒连接为例,要保证灌浆料的配合比准确、搅拌均匀,灌浆过程连续、饱满,确保连接强度。安装过程中,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质量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安装偏差。同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安全网、系好安全带等,确保安装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3.5防水与密封施工
防水与密封施工对于装配式建筑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至关重要,在预制构件拼接处,首先要清理表面的杂物和油污,保证基层平整、干燥。对于外墙板的拼接缝,通常采用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水。施工时,先在缝内填充背衬材料,如聚乙烯泡沫棒,然后在表面涂抹密封胶,密封胶要涂抹均匀、饱满,厚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密封效果。屋面防水方面,在预制屋面板安装完成后,铺设防水卷材。卷材的铺贴要平整、牢固,搭接宽度符合规范,阴阳角等部位要加强处理。同时,在卷材上设置保护层,防止卷材受到外界因素的破坏。卫生间、厨房等有防水要求的区域,要对预制构件的缝隙进行特殊处理。先采用防水涂料进行涂刷,形成防水层,然后进行闭水试验,试验时间不少于规定时长,观察无渗漏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此外,门窗与墙体的连接处也是防水密封的重点部位。安装门窗时,要保证门窗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均匀,采用密封胶条或密封胶进行密封,防止雨水渗漏和空气渗透,提高建筑的防水、隔音性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在提高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节能环保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尽管目前在应用过程中还面临一些挑战,如设计施工协同不足、技术标准有待完善等,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体系的逐步健全,这些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未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必将在建筑工程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推动行业迈向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季丽莎.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视域下的施工管理[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3,22(12):166-168.
[2]罗佼佼.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居舍,2023,(36):56-59.
[3]陈榅祯.绿色节能装配式建筑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J].居业,2023,(12):17-19.
[4]徐磊磊.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对策分析[J].大众标准化,2023,(23):52-54.
[5]贾敬峰.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运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2,(01):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