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的分析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吴珊

河北光阳工程管理服务有限公司,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采用工厂预制生产方式,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法。其核心理念是在工厂中将建筑构件进行精密生产和加工,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装配式建筑包括预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以及各种预制构件的组合等多种形式。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工作十分必要,可以在建筑项目的预算阶段进行预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造价问题,确保项目在预算范围内进行;也可以对材料、人力资源、设备等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优化资源使用效率,实现成本节约;还能减少施工周期,但是需要对供应链管理和施工期间的物流、运输等进行精细管理,确保施工进度和工期控制。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法分析

正文


引言

装配式建筑采用工厂预制生产,减少施工现场工期,提高施工效率,生产过程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提高建筑质量和一致性。而预制生产过程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噪音、粉尘和废弃物产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装配式建筑结构模块化,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组合和扩展,满足不同的功能和空间需求,而由于它采用预制构件,所以减少了对原材料的浪费,同时由于工厂生产可以进行能源管理和节能措施的优化。但值得注意的是,装配式建筑具有相对较高的投资成本,涉及到供应商、物流和施工等多个环节,因此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管理,降低项目的成本风险,工作中可以通过加强质量监控和检验,确保装配式构件的质量符合标准和设计要求,防止施工质量问题带来的成本损失和风险。

1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

1.1 决策阶段管理

工程规划的初始阶段就是决策,该阶段要将市场调研、政策分析方面的工作做好。该阶段调研在工程造价管理上起到的现实作用极大。具体工作进行中,要与政策要求和产品定位、户型等各方面要素内容有机结合,科学分析各项造价成本,从而立足工程总体价格,将基础、合理范围确定好,为造价管控科学、合理提供保障。比如决策阶段明确工程主要是刚需住宅的情况下,整体造型要呈现出简单和量化特征,生产的预制构件也要更标准、更经济、更适用,尤其是控制的总成本要以经济、实惠的状态为主[1]。该阶段将装配式工程的建造类型明确好,与具体政策要求有些结合,分析户型需求及空间形态等,能够在该阶段划分总的工程造价,并保障建筑容积率及限高等指标得到满足,同时使工程利润最大化目标良好实现。

1.2 设计阶段管理

装配式建筑全面设计的一个重要时期就是设计阶段,该阶段设计工作具备专业性,有助于对工程造价的良好管控,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后续施工的规范化和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装配式建筑对设计的需求相对明确,需要设计人员合理设计预制构件,为后面施工的科学性提供保障,此时也利于造价管理有效性的提升[2]。这方面需要有关单位在限额设计上提高关注度,以决策时期的造价管理要求为依据,在工程设计中充分融入成本控制、造价预算等要求。而设计人员应该与工程成本管理需要有机结合,优化设计方案。设计工作进行中,不仅要以建筑要求为依据设计户型结构等,同时也应该引进专业生产施工及成本控制等人员在设计审核中参与,分析设计在造价管理方面是否科学、合理[3]。另外,设计环节也要将方案利润优化方面的工作做好,与构件模数及受力、具体种类等有机结合,科学合理设计构件,以达到造价成本节约目的。

1.3 施工阶段管理

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有效控制中,一个重要且关键阶段就是施工时期,是工程成本投入最大的一个阶段。该阶段只有保证施工的规范性和人员的熟练操作,加上精细化管理施工中的成本,才能够确保造价管理工作更好的完成。施工中,管控造价的一个有效条件就是质量管理与控制。这一方面需要有关单位将全方位的管理规范制定好,以指导现场各技术应用并防范安全风险等,也要在构件入场后的检查、管理上提高关注度,为后续施工稳定推进奠定基础,使施工中的施工异常和安装风险等出现几率最大限度降低[4]。施工中,会极大程度影响造价管理效果的因素较多,如工程变更、签证等等,考虑到这一情况,施工中的造价管理环节,要注意施工变更及签证内容的严格管控,尤其是要在变更内容的核实上加强力度,就各类工程变更资料进行及时收集,以此为依据才能辅助后续造价核算工作的良好开展,为造价资料完整、规范提供一保障[5]。需注意,施工环节也要在工期变化的管控上提高关注度,通过工期监管的强化,实现工期的节约,使工期延误造成的成本增加情况有效规避。

2 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未来展望

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也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第一,数据化管理。通过引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手段,实现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各个环节的数据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和准确性。第二,精细化成本控制。通过建立装配式建筑成本数据库和成本模型,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成本优化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成本的精细化控制和管理。第三,智能化协同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平台和协同软件等工具,实现供应链管理、物流管理和施工管理的智能协同,提高项目运作效率和管理水平[6]。第四,可持续发展管理。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将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相结合,推动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的发展。

3 结束语

总之,装配式建筑造价管理十分必要,能控制施工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实现进度控制和风险管理等。未来,要通过数据化管理、精细化成本控制、智能化协同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管理等手段,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毛纪宇,朱中华,隋丽华,等.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砖瓦世界,2021(13):242,245.

[2]于强.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电脑爱好者(普及版)(电子刊),2021(8):843-844.

[3]李晓悦.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探讨[J].数码-移动生活,2021(8):73-74.

[4]黄丽荣.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21):986.

[5]胡培青.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江西建材,2021(4):276-277.

[6]宋冠男.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分析与探讨[J].理财周刊,2020(36):14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