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缝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摘要
关键词
灌缝技术;沥青路面;裂缝修补
正文
引言
裂缝作为路面常见的病害之一,不仅影响路面美观,更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路面损坏。通过采用灌缝技术这一方式,使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变得更为高效与经济,因此,深入探究灌缝技术的原理、应用流程及注意事项,对提升公路养护质量,保障公路安全畅通具有重要意义
1 灌缝技术的概述及优势
1.1 灌缝技术的概述
灌缝技术是一种通过向路面裂缝中灌入特定材料以封闭裂缝的养护方法。其原理是利用灌缝材料的黏结性和流动性,将裂缝完全填充并封闭,从而防止雨水、雪水等外部水分侵入裂缝内部,防止裂缝的进一步蔓延并保护路面结构免受破坏。灌缝材料具备卓越的缓冲与减震性能,显著提升道路的持久耐用性及行车时的舒适度。
1.2 灌缝技术的优势
灌缝技术的高效性尤为突出,能够快速封闭裂缝,减少路面损坏的进一步扩展,确保交通畅通无阻[1]。该技术所使用的材料通常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符合绿色养护理念,对环境影响小。灌缝施工简便快捷,对交通影响小,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公众出行的影响。因此,在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领域,灌缝技术扮演着无可替代的关键角色。
2 灌缝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2.1 裂缝的检测与评估
在应用灌缝技术之前,准确的裂缝检测与评估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裂缝评估涉及确定裂缝的发生地点、尺寸、宽度、深度以及裂缝的趋势等指标。现今,广泛运用的裂缝检测手段包括人工检查与自动化监测两大类。人工检测是通过养护人员使用直尺、塞尺、深度尺等简单工具,对路面裂缝进行实地测量和记录,这种方法虽然直观、简单,但效率较低,主观性较强,容易出现漏检和误判。自动化检测则借助先进的检测设备,如激光裂缝检测仪、图像识别系统等,实现对路面裂缝的快速、准确检测。这些设备能够自动采集路面图像,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算法,精确测量裂缝的各项参数,并生成详细的检测报告。裂缝评估则是依据检测成果,对裂缝的严重级别进行分类,评估裂缝对道路构造与运用功能的冲击规模。依据裂隙的幅度与延展度,通常将裂隙划分为轻微、中等与严重三类程度。轻度裂缝宽度较小(一般小于 3mm),长度较短,对路面结构影响较小。对于宽度介于3至5毫米、长度适中的中等裂纹,其可能对路面构成一定程度的影响。若路面出现深度裂痕,宽度超越5毫米,且裂痕绵延甚广,则势必会对路面的结构稳固性与运作效能构成重大冲击。根据裂缝的评估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灌缝处理以及选择合适的灌缝材料和工艺。
2.2 灌缝施工的具体操作
灌缝施工必须严格遵循特定的操作程序。依据裂缝的宽度以及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精确挑选适宜的灌缝设备,包括灌缝机与手动灌缝枪等工具,确保修复工作的高效与精准执行。对于宽度较大的裂缝,宜采用灌缝机进行施工,灌缝机能够自动控制灌缝材料的流量和压力,保证灌缝的均匀性和连续性[2]。对于宽度较小的裂缝或灌缝机难以操作的部位,可使用手动灌缝枪进行补灌。在实施灌缝作业时,应精确调控灌缝材料的温度与压力水平。若灌缝材料的温度偏高,将促使材料加速老化并使其性能劣化。若温度低于适宜范围,则可能损害材料的可塑性和黏合度。灌缝压力过大,会使灌缝材料溢出裂缝,造成浪费。一般情况下,灌缝材料的注入温度应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灌缝压力根据裂缝的宽度和深度进行调整,确保灌缝材料能够均匀、充实地填补缝隙。在实施灌注工序时,应自裂缝的一侧开始,逐步向对侧扩展,谨防产生气泡及空隙。当灌缝材料高出路面 1 - 2mm 时,停止灌缝,使用工具将多余的灌缝材料刮平,使灌缝表面与路面平齐。
2.3 灌缝后的质量检查与维护
灌缝后应立即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灌缝的饱满度、平整度、粘结性以及是否存在漏灌、裂缝等缺陷。对于灌缝不饱满、存在空洞或气泡的部位,要及时进行补灌,对于灌缝表面不平整的部位,要进行修整,针对粘合效果不佳之处,应深入探究其缘由,并实施恰当的对策予以改善。在灌缝材料固化前,要设置警示标志,封闭交通,防止车辆碾压,影响灌缝效果。灌缝材料固化后,要定期对灌缝部位进行巡查,观察灌缝材料是否出现老化、开裂、脱落等现象。如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修复或重新灌缝。要加强对路面的日常养护,保持路面清洁,及时清除路面杂物和积水,避免对灌缝部位造成二次损坏。
3 灌缝技术的注意事项
3.1 特殊环境适配施工
高温地区,灌缝材料易软化流淌,应选用高软化点、稳定性优的材料,施工安排在清晨或傍晚,避开高温时段,保障灌缝质量。低温环境下,材料流动性差,需提前预热裂缝和施工设备,做好保温,确保灌缝材料顺利填充。湿度高且有盐分侵蚀地区,要选择耐盐蚀、防潮性能佳的灌缝材料,强化灌缝部位防水处理,防止水分渗入。
3.2 人员技能安全并重
操作人员的技能关乎灌缝质量。施工人员不仅要熟练操作灌缝设备,还需深入了解灌缝材料特性与裂缝处理方法。公路养护单位应周期性地举办训练课程,增强职工的专业技能。灌缝作业多在开放交通路段,施工安全不容忽视。操作人员需穿戴反光标识服装,规范设置养护作业区,并配备专人指挥交通,防止交通事故发生。在加热装置作业之际,严格遵循规范作业,防止热烧伤事件的发生。
4 结束语
灌缝技术作为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重要手段,在预防和处治路面裂缝病害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合理选择灌缝材料、制定标准化施工程序,有助于显著提升灌缝效果,从而延长公路使用年限,减少公路养护成本。随着技术不断发展,应持续研发高性能灌缝材料,优化施工方法,应对实施环节的难题,确保公路的安全与畅通。
参考文献:
[1]苏峰.沥青路面裂缝灌缝技术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大众标准化,2023.
[2]王海波.裂缝灌缝技术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