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姜振兴

中交一公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215011

摘要

路桥项目经营管理风险复杂多变,本文深入分析了项目中的各类风险,结合理论与实践提出了风险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建议管理者灵活运用管理工具,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效益。


关键词

路桥项目;EPC总承包模式;风险识别;应对策略

正文


1 引言

路桥项目经营管理复杂多变,风险无处不在。准确识别并有效应对这些风险,是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本文将从路桥项目经营管理的实际出发,深入探讨项目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类型,并结合现有理论与文献,提出切实可行的风险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为项目管理者提供有力支持,助力项目成功落地。
2 路桥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类型

在路桥项目的经营管理进程中,存在着一系列复杂且多样的风险类型。这些风险可按照项目生命周期进行归类,以更清晰地展现其特性和影响。

在项目前期阶段,投标报价风险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总承包商需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即参与投标,且多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形式。此时,工程量清单中的工程量仅为初步估算,总承包商需自主开展初步设计并精确估算工程建设成本。若初步设计方案缺乏深度或工程量估算失准,将导致投标报价与实际成本产生偏差,进而影响中标概率或造成潜在的经济亏损。

同时,设计风险同样不容忽视。设计质量直接关乎项目的造价、工期及安全性能。设计错误、漏项或频繁变更不仅会增加工程建设成本,还可能延误工期,甚至在极端情况下引发安全事故,对项目的整体进度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进入项目中期阶段,设备采购风险成为焦点。路桥项目中涉及大量设备,总承包商需全面负责设备的选型、采购、监造及运输。设备供应商的问题,如交货延误、质量不达标或技术参数不符合要求等,都将直接制约施工进度,影响工程质量,进而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成本超支。

   合同管理风险也需高度重视。合同条款的清晰度、承包范围的明确界定以及工期的合理性等,均是项目后期顺利实施的关键。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变更、索赔等问题若处理不当,将给项目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和法律风险。

资金支付风险是项目中期另一大挑战。路桥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规模大,若业主未能按约定支付工程款,将导致总承包商资金链紧张,进而影响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甚至可能引发项目停工或违约风险。

在工期控制方面,项目受多种内外部因素影响,工期控制难度极大。若总承包商未能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将可能导致工期延误,进而触发违约条款,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此外,HSE(健康、安全与环境)风险贯穿项目始终,需持续高度关注。施工过程中存在高空作业、爆破作业等高风险环节,若管理体系不完善、人员配备不足或安全投入不够,将极大增加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对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在项目后期阶段,社会环境风险也不容忽视。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涉及征地拆迁、环境保护等敏感问题。若处理不当,将可能引发社会矛盾和阻工现象。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项目建设需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避免引发社会舆论压力和法律风险。
3 路桥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识别方法

在路桥项目的风险管理进程中,可采用多种专业且系统的方法来进行风险识别和评价。风险因素分析法是其中一种全面而细致的方法,它深入剖析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浮现的各种风险因素,通过逐一审视,精准地识别出潜在的风险点。在此基础上,定性风险评价法进一步发挥作用,它借助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科学手段,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分析,明确其发生的概率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为后续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

此外,内部控制评价法也是风险评估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该方法着重于评估项目经营管理过程中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否完备、有效,通过严谨的评价流程,能够及时发现并锁定可能存在的风险点,为项目的风险管理和持续改进提供有力的支撑。

在风险识别的具体工具和技术方面,可以运用风险清单,系统罗列出项目可能面临的所有风险类型;采用风险矩阵,对风险的发生可能性和影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形成直观的风险等级划分;还可以利用故障树分析,追溯风险产生的根源,揭示风险之间的内在联系,为风险防控提供更为精准的靶向。这些工具和技术的综合运用,将大大提升风险识别的准确性和效率。

4 路桥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风险应对策略

在路桥项目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针对投标报价风险,组建了专业的投标团队,团队集合设计、采购、施工、造价等多领域专业人才。团队深入细致研究招标文件,加强现场勘查,全面收集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相关数据,为设计方案和施工技术方案提供坚实数据基础。在初步设计阶段,不断优化技术方案,确保满足业主功能需求的同时,提出经济、合理的解决方案,并经过公司级技术评审,确保方案可行可靠。

针对设计风险,构建了一套全面的设计图纸校审机制,以有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或遗漏,确保所提交的设计图纸不仅完全符合业主的功能需求,而且满足所有技术指标和经济适用性的高标准。这一机制通过系统化的校审流程,对设计图纸进行多轮次、多角度的审查,从而确保设计的准确性和可靠。严格执行工程设计变更预算审批流程,明确责任划分,加强设计资料交底及图纸会审,确保参建人员充分了解设计意图,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对于设备采购风险,建立了完备的采购体系。在供应商选择方面,严格审查供应商资质、供货能力及交货期限,派驻专人或委托专业机构驻厂监造,确保设备质量。同时,制定备选供应商预案,降低因单一供应商问题导致的项目延误或成本增加风险。

在合同管理方面,认真研读合同条款,商务与技术人员共同把控关键条款,提升合同执行能力。通过公开招标形式择优选取分包合作单位,加强合同交底,确保相关人员充分了解合同条款要求,保障合同顺利执行。

针对资金支付风险,采取多项措施。首先,摸排业主支付能力,要求业主提供资金支付担保,降低财务风险。具体实施中,与业主协商明确预付款支付比例、进度款结算节点等要求,并在合同中明确体现。同时,合理评估自身垫资能力,确保项目资金流转顺畅。

在工期控制方面,编制合理施工进度计划,预留总工期裕度。加强施工进度动态监控与调整,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偏措施。对于业主提出的压缩工期要求,通过优化施工方案、增加施工资源等方式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期可控。

HSE(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面,建立健全HSE管理制度,加大安全生产费用投入。加强从业人员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同时,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确保施工过程安全。

针对社会环境风险,严格按照征地流程办理征地手续,加强与当地政府及群众沟通宣传,确保征地拆迁工作顺利进行。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委托专业咨询单位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

5 结论

路桥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对于保障项目顺利实施、提高项目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路桥项目经营管理中的风险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现有文献与理论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识别方法与应对策略。建议路桥项目经营管理者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关注项目特点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管理工具和技术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和项目综合管理能力以确保项目成功实施。

参考文献

[1]朱文鑫,吴昊,陈剑.多跨桥梁同步变高程施工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4,9(17):140-143.DOI:10.19537/j.cnki.2096-2789.2024.17.046.

[2]斯炜.高校基建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J].市场瞭望,2024,(15):165-167.

[3]王齐.EPC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识别和应对策略分析[J].四川建筑,2023,43(05):293-294.

[4]朱彦斌,蒋宁.基于EPC总承包模式的工程项目风险识别及应对策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2,7(05):136-1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