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制乙二醇废水膜法深度处理及回用研究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赵艳明

新疆天业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疆石河子市 832000

摘要

煤制乙二醇是一种以煤为原料的生产工艺,具有成本优势,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文章主要采用“多介质过滤器+臭氧催化氧化+超滤+反渗透”进行煤制乙二醇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中试。结果表明:“多介质过滤器+臭氧催化氧化+超滤”作为反渗透预处理工艺是完全可行的,出水能够完全达到反渗透进水要求。反渗透产水的COD、硬度、TDSTDS和C1-的去除率分别在98.2%、99.3%、99.1%和98.9%以上,产水水质均优于循环冷却水补水的水质标准。反渗透化学清洗周期约30d,且清洗效果良好。


关键词

煤制乙二醇废水;深度处理回用;臭氧催化氧化

正文


引言

随着我国聚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乙二醇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加大。其中,煤制乙二醇的生产核心主要为煤气化以及合成气羰化耦合。而由于不同煤气生产工艺不同,其所产生废水的污染程度也不同。因此,就应加大对煤制乙二醇废水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力度,寻找合适的废水处理方案,实现对废水的有效净化,以此就能促进整个废水处理系统的良好稳定运行。

1合成气制乙二醇

煤经合成气制化学品和燃料是现代煤化工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广泛应用于包括煤制乙二醇在内的煤基大宗化学品、煤制油气、IGCC发电、煤制氢等过程工业。现阶段合成气制乙二醇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催化剂直接合成法、草酸二甲酯法(CO氧化偶联法)、甲醛氢甲酰化法、甲醛羰化法等。以上方法大多需通过净化、催化以及蒸馏等手段合成与提纯产品,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大量废水。由于生产工艺之间的差异,合成工段废水中污染物种类有所不同,如草酸酯法会生成硝酸、甲醇、草酸钠等副产物。

2材料与方法

2.1污水来源

本中试水源为厂区煤制乙二醇废水生化站机械混凝沉淀池出水,经分析,生化出水具体水质如表1所示。

 

表1中试进水水质

2.2产水水质

本中试装置产水用于厂区循环冷却水补水,水质需满足《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的要求,具体水质指标如表2所示。钙硬度、全碱度均以CaC03计。

 

表2 设计产水水质

2.3工艺流程

本中试工艺流程为机械混凝澄清池出水→原水泵→多介质过滤器→臭氧催化氧化→中间水箱→超滤水泵→超滤装置→超滤水箱→反渗透给水泵→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装置→产水箱超滤反洗设次氯酸钠、盐酸及液碱加药,反渗透进水设盐酸、还原剂及阻垢剂加药。系统设计产水量5m3/h,系统回收率≥75%。

2.4工艺配置

2.4.1多介质过滤器

多介质过滤器设计2台,11备,碳钢衬胶材质。直径DN1200,设计处理量7.5m3h,过滤流速6.6mh。过滤器内填装无烟煤和石英砂滤料,高度分别为400mm800mm,并配置出水流量表和差压变送器。过滤器反洗采用气水联合反洗,设反洗泵和罗茨风机各1台。

1.4.2臭氧催化

氧化臭氧催化氧化塔设计1台,ss316材质。直径dn2000,设计处理量7.5m3h。过滤器内填装铝基臭氧催化氧化剂,催化剂高度2000mm,废水与催化剂有效接触时间30min。臭氧催化剂性能参数如下:粒径46mm,孔容积0.4cm3g,比表面积200m2/g,抗压强度100N/颗。设计臭氧投加量与COD去除量质量比为31,臭氧发生器设置1台,产量1.5kgh,采用空气源。臭氧通过循环泵+射流器的方式投加进臭氧催化氧化塔。

1.4.3超滤装置

超滤装置设计2套,1用1备,设计处理量7.5m3h,设计回收率90%。超滤膜采用外压式PVDF材质,型号为ZW1500600,单支膜面积55.7m2。膜过滤通量为50LMH,单套超滤设3只膜元件。超滤设产水流量表、浊度表,并设差压变送器。超滤设定运行30min反洗一次,设置反洗泵1台,反洗气源采用厂区无油压缩空气。

1.4.4反渗透装置

反渗透装置设计1套,产水量5m3h,设计回收率75%。反渗透膜元件采用聚芳香酰胺材质,型号为AG8040F40034。设计通量为15LMH,单套反渗透9支膜,采用一级两段21排列。反渗透进水设ORP表、PH表及电导表,产水设电导表和流量表,浓水设流量表,段间设差压变送器。反渗透停机自动冲洗,设冲洗泵1台。

1.4.5清洗装置

设化学清洗装置1套,用于超滤和反渗透化学清洗。清洗装置包含清洗箱1台、超滤清洗泵1台、反渗透清洗泵1台及清洗保安过滤1台。

1.4.6加药装置

1)次氯酸钠加药:配置1100L加药箱和2台隔膜加药泵。2)盐酸加药:配置1台100L加药箱和4台隔膜加药泵。3)液碱加药:配置1台100L加药箱和2台隔膜加药泵。4)还原剂加药:配置1100L加药箱(带搅拌机)和2台隔膜加药泵。5)阻垢剂加药:配置1100L加药箱(带搅拌机)和2台隔膜加药泵。

1.5检测方法

PH测定采用玻璃电极法,COD测定采用重铬酸钾法,浊度测定采用浊度仪,总硬度测定采用EDTA滴定法,C1-、SO24F_测定采用离子色谱法,总碱度测定采用酸碱指示剂滴定法,氨氮测定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全盐量测定采用重量法,Ca2+Na+、Mg2Fe3+测定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污泥密度指数KSDI15测定采用SDI测试仪。

3结果与讨论

3.1臭氧催化

臭氧催化氧化塔进出水COD的变化曲线,可以看出,在整个运行期间,臭氧催化氧化塔进水COD质量浓度在86104mg/L之间波动。调节臭氧发生器至臭氧投加量为1.5kg/h,臭氧催化氧化塔出水COD质量浓度降至4652mg/L之间,COD平均去除率在47.3%左右。第611d下调臭氧投加量至1.0kgh,发现臭氧催化氧化塔出水COD质量浓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第12d开始,继续下调臭氧投加量至0.5kgh,臭氧催化氧化塔出水COD质量浓度迅速升高,导致COD去除率下降。第16d恢复臭氧投加量至1.0kgh,臭氧催化氧化塔去除效果恢复至原水平。由此确定最佳臭氧投加量为1.0kg/h,实际臭氧投加量与COD去除量质量比为1.81

3.2反渗透运行效果

反渗透装置在整个运行期间的产水水质情况,由于前置预处理的稳定高效运行,为反渗透提供了安全稳定的运行条件,从而反渗透对水中COD、硬度、TDSC1-指标去除率均很高,各项指标均远优于产水水质。反渗透产水COD、硬度、TDSC1-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77.151.718.2mg/L,对COD、硬度、TDSC1-指标的去除率分别保持在98.2%、99.3%、99.1%和98.9%以上。

结束语

(1)预处理采用“多介质过滤器+臭氧催化氧化+超滤”的组合工艺之后,出水浊度≤0.2NTUKSDI153,完全达到反渗透的进水水质要求。 (2)臭氧催化氧化出水COD稳定在51mg/L左右,能够有效减轻反渗透膜的有机污堵,维持反渗透膜的清洗周期在30d左右。(3)反渗透产水的COD、硬度、TDSC1-质量浓度均优于循环冷却水补水的水质标准,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2.77.151.718.2mgL。系统运行稳定,满足设计要求。

参考文献

[1]陈龙,陈孝亭.A/OMBBR工艺处理煤制乙二醇废水工程实例[J].工业用水与废水,202152(3):58-60

[2]杨芊,魏江波,孙齐,等.煤制乙二醇废水处理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洁净煤技术,202228(4):86-93

[3]孙彩玉,刘芳,边喜龙,等.焦化废水回用膜污染成因及控制策略分析[J].环境科技,201932(2):29-32

[4]杨程,梁宏书,李文超.反渗透控制钢铁生产废水回用微生物污染研究[J].水处理技术,202046(11):85-88

[5]张羽.石油化工企业节水减排问题初探[J].石油化工设计,202037(3):53-56

[6]伏圣菊.双膜法深度处理石化废水与回用中试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1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