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管理问题与优化策略

期刊: 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DOI: PDF下载

王欢

130183199002051845

摘要

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的管理显得愈加重要。然而,当前在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预算编制不准确、成本控制不严密、材料浪费严重、合同管理不规范等。本文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通过加强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管理、引入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合同管理机制、提高成本控制意识等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水平。文章最后对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将更加精细化、透明化和智能化


关键词

建筑工程造价,成本管理,优化策略,预算编制,信息化管理

正文


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实施、资源的合理利用、资金的有效配置以及项目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建筑工程造价逐渐成为决定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在实际管理中,建筑工程的造价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设计变更、市场价格波动、管理不善等,导致项目成本超支、预算失控等问题的频繁发生,给建筑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建筑工程的成本管理亟需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全面的优化。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深入分析,结合当前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建筑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主要问题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优秀的成本控制能力是建筑企业成功的关键。一个优秀的建筑企业需要拥有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够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项目的顺利进行,还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甚至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首先,预算编制不准确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在许多工程项目中,预算编制存在高估或低估的现象,主要是由于工程量的估算不准确、设计变更频繁、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等因素造成的。预算编制的不准确直接导致了后续成本的失控,尤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市场波动和设计更改,实际成本常常超出预算范围。

其次,成本控制不足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在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对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导致资金使用不合理,资源浪费严重。一方面,施工单位往往过度依赖经验而忽视科学的成本控制方法;另一方面,项目管理方没有制定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缺乏对施工材料、设备、人工等各项费用的细化管理,导致了实际施工成本的超支。

第三,材料管理混乱也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重要问题。在许多项目中,由于施工单位对材料的采购、使用和储存缺乏有效的管理,导致了大量的材料浪费。尤其是在材料采购方面,由于价格波动、供应不稳定等原因,施工单位往往不能按时采购到质量和价格合适的材料,造成了材料采购价格的上涨和材料的重复采购。此外,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堆放、保管不当,也容易导致浪费现象的发生。

第四,合同管理不规范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另一大问题。在一些工程项目中,由于合同条款的不明确和执行不到位,施工单位与业主之间的权责划分不清,导致了合同纠纷的发生。合同管理的疏漏不仅增加了项目风险,也影响了项目的整体成本控制,给工程造价带来了额外的负担。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首先,预算编制的准确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预算的准确性,设计单位应在项目初期做好详细的预算编制工作,利用先进的工程造价计算软件进行预算估算,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项费用的预算。其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及时进行预算跟踪与调整,确保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匹配。此外,项目实施中应加强设计变更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变更审批流程,避免设计变更频繁且不必要的发生,确保预算的准确性。

其次,优化成本控制方法是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关键。首先,项目管理方应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包括全过程的预算管理、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监控以及竣工后的成本总结。其次,项目经理应根据项目进展,实时监控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确保各项开支控制在预算范围内。项目管理方还应定期进行成本分析,找出项目中存在的费用浪费点,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此外,应加强对材料采购、人工费用、设备租赁等方面的管理,做到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总结。

在材料管理方面,首先要建立科学的采购管理体系。施工单位应根据项目的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避免出现过度采购或材料短缺的情况。对于采购的材料,应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并与其签订明确的合同,保证材料的质量和价格的合理性。在合同管理方面,建筑工程项目应严格执行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合同的条款明确,权责分配清晰。在签订合同时,应特别注意工程量的确认、合同金额的约定以及工期的管理,确保合同条款能够有效约束各方的行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应定期与合同各方进行沟通,确保合同条款的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合同执行中的问题,避免出现因合同管理不当导致的纠纷和成本失控。

三、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手段已逐渐成为优化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工具。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实时分析和远程监控,从而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工干预的成本和错误率。具体来说,利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项目管理方可以在设计阶段对建筑项目进行虚拟建模,并根据模型进行精确的造价估算。通过BIM技术,可以将设计图纸、施工方案、材料清单等数据统一集成,实现数据共享,避免信息滞后或遗漏的问题。

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的实践探索
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应用中,许多建筑企业已经开始尝试一些有效的优化策略。例如,某建筑企业通过引入BIM技术和项目管理软件,建立了项目全过程的成本监控体系。通过对项目进展的实时监控,项目经理能够迅速发现预算超支的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整。该企业还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采取了集中采购和长期合作协议的方式,降低了材料采购成本。此外,该企业还通过对历史项目数据的分析,发现并解决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进一步提高了成本控制能力。

五、结论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合理的成本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还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预算编制不准确、成本控制不足、材料管理混乱和合同管理不规范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筑企业应加强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优化成本控制方法,改善材料采购与管理,规范合同管理,并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效率。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将越来越智能化、精细化,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澄,王飞,解文龙.多模式整合的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管理实践探索——以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核心区为例[J/OL].新建筑,1-5[2024-12-20].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2.1155.TU.20241220.1118.004.html.

[2] 张璀红.浅析BIM技术在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与创新,2024,(24):191-193.DOI:10.15913/j.cnki.kjycx.2024.24.060.

[3] 杨少华.探讨风力发电厂的施工建设管理策略[J].流体测量与控制,2024,5(06):67-70.


...


阅读全文